大道通途畅四方
本报记者 李怀苹
东营港疏港铁路利津刁口河特大桥施工现场,巨大的架梁机在不停作业,预制桥梁被缓缓安装到位……作为东营市第一条地方铁路,这条长114公里的“长龙”预计今年底达到试运行条件。试运行后,可实现东营港与内地的互联互通。
还有令人瞩目的东营港10万吨级航道项目,南防波堤工程主体完工,一个环抱式港池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25万吨级单点系泊码头也力争2020年开工建设,届时大型油轮可直达东营港,东营港吞吐能力有望突破亿吨,功能地位大大提升。
……
“这集群那集群,交通跟不上难成群。”现代产业集群的崛起壮大,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聚焦新时代东营发展的目标定位,东营市正着力破解对外交通瓶颈,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向新、向深、向实发展,构筑起高质量发展的大道通途。
铁路“大动脉”即将贯通打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
向东是潜力无限的东营港,向西接轨德大铁路和黄大铁路。循着东营港疏港铁路规划蓝图,一条贯通利津县、河口区、东营港的铁路“大动脉”正向我们走来。
这是一条通向大海的路,一条助推东营港及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发展的路。“东营港疏港铁路可以实现‘海铁联运’,即铁路到哪儿,港口腹地便能延伸到哪儿。”东营地方铁路公司主要负责人介绍,疏港铁路的建成将大大提高东营港内输外送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位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东营市港城热力公司将是东营港疏港铁路的受益者。公司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公司所用煤炭还是使用汽车运输。“如果我们用的煤炭能走铁路运输的话,将大大节省运输成本和时间,而且能在恶劣天气避免汽车运输的不确定性,保证正常生产。”
另一家港区企业——— 大唐发电东营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进度几乎与疏港铁路相同。这不是巧合,项目一期投产后近500万吨煤炭需要长途跋涉1100公里才能来到东营港,选择哪种运输方式是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东营港目前能够接卸煤炭的泊位等级为3000吨级,公路运输距离长且不利于环境保护,铁路是最佳的选择,能满足我们项目煤炭运输的需求。”大唐东营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元生说,“目前与疏港铁路接轨的10公里铁路专用线已经建好,就等着铁路建成通车了。”
铁路修到了家门口,也为利津县明集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疏港铁路全长114公里,明集段长12.29公里,横穿全乡东西。依托这一区位优势,明集乡加快建设鲁北铁路物流园,并以物流园为平台招引冷链物流、现代物流等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
完善发展公路网内畅外联铺就百姓幸福路
公路交通一直是东营人出行的主要选择之一。东营市境内现有4条高速公路,3条国道。截至目前,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9227.7公里,人均公路密度全省第一。
东营公路交通网仍在完善发展。
长深高速广饶至高青段项目计划年底建成通车,长深高速西延项目计划年底开工。以上两个项目建成,将形成东营市到济南的又一条高速便捷通道;作为贯穿东营市南北的高速大动脉,东青高速日平均交通量已远超设计标准,拥堵现象严重。为此,东营市拟对东青高速公路按照“8+6”方案实施改扩建,改扩建后,东青高速与现有的长深高速青州以南段对接,市民出行将一路畅通;
国省道改扩建提升项目,S309田高线广北农场至滨州段改建、S507董集至利津黄河大桥段改建等工程计划年底建成通车,S228黄临线东八路至西六路改建、G516沾青线垦利段及广饶段大修工程争取年内开工;市域骨干道路项目,庐山路南延工程广饶县段计划年底前建成通车,兴河大道、东营港疏港高速收费站南移项目计划年内开工……众多交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一个日趋密实的交通网络正加紧编织。
如果说上述交通要道构成了东营市公路交通网的骨架,那么交通网里的一个个毛细血管便是农村公路。
眼下,正是葡萄上市的季节,东营区六户镇东六户村种了30年葡萄的刘冬梅今年感觉特别踏实。她说:“地边原来坑坑洼洼的路修好了,葡萄运输再也不怕被颠坏。重要的是,路修好后,来葡萄园采摘的游客多了,价格也提上来了。”
刘冬梅说的这条路是六户镇繁荣路。作为旧路改造项目,繁荣路是“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最先完成的批次之一。改造前,路面崎岖不平,坑坑洼洼,尤其是道路两侧有葡萄种植园和花卉种植园,每逢采摘季,大货车、小轿车蜂拥而至,经常发生拥堵现象。2018年5月,繁荣路开始实施“升级”改造,改造后的繁荣路,路面整洁、绿化优美,沿线安全设施完善,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这样的场景在东营市农村比比皆是。从2018年起,东营市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新建改造农村公路810公里,确保到2020年全市三级以上县乡公路占比达到50%以上。2018年已完成投资8 . 3亿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60公里;2019年计划投资8.5亿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77公里,农村交通出行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航道升级航线加密扩展更远“朋友圈”
走进东营港建设现场,一幅壮观的施工场景映入眼帘,海天成一色的海面上,已建成的南、北防波堤蜿蜒伸向大海。东营港已形成引桥深入、双堤大环抱的主体框架。
东营港是渤海湾港口能源运输的核心港,是建设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核心区的重要支撑。随着东营港建设步伐加快、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港口货物吞吐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压船压港现象时有发生,现有码头靠泊能力已不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需要。
深水大港建设势在必行。长4963米北防波堤先于2014年开工,2015年底建成投用;接着长8200米的南防波堤于2016年拉开建设序幕;2017年,根据新修订的《东营港总体规划(2 0 1 6 2040)》,10万吨级航道建设又提上日程。随着航道、码头的升级,大型油轮直达东营港将不再受限。
另一“黄金水道”———小清河复航工程开工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计划年底开工,2022年建成投用。与此同时,东营市将启动广北港区、广饶港区王道作业和东辛桥作业区建设,与小清河复航工程同步建成投用。随着工程的实施,一个清水绿岸、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百舸争流的美好景象即将到来。
不断升级的航道引领东营挺进深蓝,而不断加密的航线则将东营人民的“朋友圈”扩展得更远。作为黄河三角洲区域中心空港,东营胜利机场目前通航城市达到14个,航班22个。2018年旅客吞吐量达到69.15万人次,“打飞的”成为不少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选择之一。
今年,东营市将重点加密至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航线,尽快实现东营至一线城市当天往返,逐步覆盖与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高、有科技带动引领作用的省会和经济发达城市,争取到2020年,旅客年吞吐量达到80万人次,建成区域性中心空港和国家重要的民机试飞基地。
建设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不仅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回应人民群众对城市未来发展期待的担当。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四通八达、内畅外联,全方位、立体化的现代交通体系将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未来可期!
新闻推荐
□记者李明通讯员李伟伟报道本报利津讯7月31日,顺着黄河大堤眺望“临合蜜”示范基地,基地内采摘...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