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问题火腿拷问食品安全底线

黄河口晚刊 2015-07-30 13:36 大字
7月16日,利津的刘先生从利津百货大楼购买了一包生产日期标为6月10日的金锣肉粒多火腿肠,次日早上,1岁多的儿子吃了用金锣火腿肠做的早饭后,上吐下泻,紧急送往市人民医院就诊,诊断结果为食物中毒。

刘先生检查给儿子做早饭使用的金锣火腿肠,发现有异味。经利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市人民医院鉴定,刘先生的儿子食物中毒系金锣火腿肠所致。

(见7月29日《黄河口晚刊》A07)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然而,接连爆发的食品安全事故让人不得不一再品尝“社会危机”的苦涩滋味。人是铁,饭是钢,如果连食品都守不住安全的底线,生命的保障只能沦为空谈。食品危机的背后,不仅是个别厂商或制造商的“投机取巧”,更有道德和责任意识的匮乏、市场监管的缺失以及如今消费需要与供给能力的不对等。

食品安全关系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极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食品安全无小事,接连爆发的食品安全事故,让神经本已脆弱经不起挑拨的民众,很容易因为一点风吹草动便草木皆兵。因而,食品安全对于食品企业来说,是关系存亡的考验,对社会来说,也是对社会诚信的极大挑战。

“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每次食品安全问题曝光,社会舆论便会矛头一致地对准黑心企业或不法商贩,谴责声讨。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同样不能置身事外,舆论锋芒直指食品准入监管的缺乏和制度漏洞。于是,每次恶性食品安全事故爆发,社会诚信便遭受一次大的打击。人们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期待越来越高,质疑却也越来越大。

其实,社会大众对于问题食品的容忍度非常低,每次食品安全事故爆发,都会在当地刮起一股“彻查”之风,问题食品下架停售,涉事企业停产取缔,食品企业因食品安全事故遭遇“灭顶之灾”的并不少见。然而,即便在如此严苛的环境下,依然是按下葫芦浮起瓢,“三聚氰胺”问题解决了,“瘦肉精”事件又爆发了。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事故背后,是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食品产业发展方式落后等更为深刻的原因。

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行业“潜规则”诱使也迫使着一些食品企业走上“投机取巧”的经营之路。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很大程度上在于企业造假成本低廉,处罚力度远远不够。一些不法企业抱着侥幸心理,堂而皇之地掺假造假,大大方方品尝着低廉成本带来高额利润的巨大“甜头”。同时,政府监管的漏洞,惩罚力度的不足,很难对食品企业产生真正的威慑力。如此一来,食品安全只能沦为踩在脚下的幌子。

食品企业走上“投机取巧”的经营之路,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迎合消费者需求。如今消费者眼光越来越高,口味越来越“刁”,明知时令蔬菜品质更有保障,还是图新鲜对反季蔬菜格外偏爱;明知猪肉有肥有瘦才适宜,还是更愿意为瘦猪肉掏腰包。这样一来,种植户或养殖户为了迎合消费者,便想出了药物催熟农作物或是用瘦肉精改良猪肉的“好办法”。

要真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除了加强企业道德和责任意识之外,更应该完善社会监管,加大问题食品的惩处力度。一手抓科学,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一手抓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对问题食品零容忍。这样,“行业内幕”才会在阳光经营下烟消云散,政府监管才能真正成为市场自由运行的“护身符”,食品安全也就不会再有危机出现。

(张希菲) 

新闻推荐

特色戏曲社团提升师生戏曲素养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戏曲进校园”活动,提升学校师生戏曲素养,近日,利津县盐窝镇中心小学成立了“叮咯咙咚呛”戏曲社团。悠扬婉转的唱腔,色彩斑斓的服饰,丰富多彩的道具……戏曲艺术的魅力吸引...

利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