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参加义演千余场次

大众日报 2015-05-15 00:40 大字
□李东乾张小良

5月8日,利津县老年大学戏曲班,正忙着为今年的消夏文艺晚会排练戏曲节目《红灯记》。这次张承元的角色是老生,扮演李玉和。

今年72岁的张承元,是利津县有名的铁杆票友,忠实戏迷。他虽不是专业京剧演员,但从12岁开始登台唱戏,熟知各大流派表演风格和特点,会唱众多名段和折子戏,自费购买并能熟练使用文武全场乐器,先后参加各类义务演出1000余场次。

“今年,县里又给我们安排了21场送戏下乡演出任务,大家都在积极筹备排练。”张承元担任县老年大学戏曲班副班长已近20年,他说,“要唱好一出戏,对演员来说必须练好四功五法,‘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仔细琢磨、不断练习。”

为学戏购买3台摄像机

张承元的老家明集乡东堤村有唱京剧的传统,以前,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村里天天搭台唱戏,《借东风》、《追韩信》等剧目轮番上演。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张承元从小就喜欢听戏,12岁就能登台唱戏,成为一时美谈。他说,“在生产队子弟班,为了学戏,自己凑粮食请老师,只要听说哪里有唱戏的再远也要跑去听。”

“这个最好用,哪一句唱不好,可以不停地重复,反复地练习。”他指着一台移动影音设备说。笔者看到,张承元家中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京剧光盘、磁带、播放机、书籍等。他说,为了更好地向别人学戏,他先后购买了3台摄像机,看到好的表演就录下来,回家再仔细琢磨练习。”

退休后,张承元更是把全部精力放在京剧上。有时,为了学好一个选段,他通宵都不睡觉。“学着学着就不困了,等再看看表,天已经亮了。”张承元笑着说。“有一次,去接外甥女放学,由于去的早了会儿,就自己琢磨起戏来,一下了入了进去,回过神来时才发现学校已走得没人了,幸亏孩子知道路自己回了家。”

自娱自乐办起“家庭戏院”

早在1996年,张承元就参加了县老年大学戏曲班,现在每周一、三、五都在老年大学戏曲班活动。同时,他还参加了社区戏曲队,每周二、四在滨河社区排练交流。但这对张承元来说还是不过瘾,他在家里又办起了“家庭戏院”,利用周末和其他活动时间与票友们学习交流。

张承元不仅唱得好,并且各种器乐都能熟练使用。每到周末,一帮铁杆票友都聚到他家里。“我现在京胡有8把,二胡、月琴、中阮、三弦都有好几件,文武场全了。”他说,“这套服装是刚买的,花了1000多元,像这样的服装有40多件。”

张承元的老伴高贞娥也是一位京剧票友,俩人因戏结缘。说话间,他从橱子里搬出一个精致的木盒,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女性角色京剧头饰。他说:“这个是刚给老伴买的,现在我们两个人就能唱整段的折子戏。”

创办剧团专门为百姓演戏

如今,张承元又添了一个新身份,“为民剧社”副社长。2014年,他和一帮票友们,依托老年大学戏曲班创办了为民剧社,积极组织开展送戏演出活动。去年,剧社承担了全县送戏下乡演出任务21场,再加上自发组织的其他演出活动,全年开展义务演出50余场,被东营市评为“十佳文明演出单位”。

多年来,在张承元的影响下,许多人喜欢上了京剧。今年52岁的李振河一开始学习京剧,总是找不到感觉,张承元就手把手地教他,还经常带他回家“上弦”磨合。在今年的全县元宵文艺晚会上,李振河正式登台表演,受到观众一致称赞。他说,“去年冬天,我们到凤凰城街道赵庄村演出,天气很冷,但台下村民们的热情都很高,还和我们一起演出了《龙凤呈祥》、《贵妃醉酒》等唱段。

“京剧能教育人,爱好京剧的人都有一身正气。多年来,我通过京剧结识了一大帮好友,在事业和生活上都给予了不少帮助。”谈到唱京剧的好处,张承元显得更加兴奋,“京剧既能修身又能养生,一场戏下来要出一身汗……今年,为民剧社专门排练了《坐宫》、《武家坡》等几个折子戏,作为下乡演出的重点剧目。”

新闻推荐

1781个行政村全部为党员户挂牌

□本报记者魏东李广寅李明为了密切联系群众,转变机关作风,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均衡发展,东营市坚持30年选派干部下派帮扶不断线,以实用培训全面提高...

利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