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丝不苟是他工作的常态 ——记国家电网滨州变电二次运检班高庆烨

鲁北晚报 2014-10-16 17:51 大字

>>>6次荣获

全国优秀质量奖 

“吃尽千般苦,换来万家明”,这是对继电保护专业艰辛工作最典型、最生动的评价。

回顾继电保护班走过的日日夜夜,继电保护班原班长张秀青这样调侃:“不光是电网运转经常超负荷,继电保护班的工作和班员也一直在‘超负荷\’工作。”

参加工作的第三年春节,需要派人到河口地区变电站驻扎值班,高庆烨二话没说,第一个报上了名。去的那天路上,大雪下了一尺多厚,车坏在了半路上,当时通讯并不方便,高庆烨冒着大雪步行到利津县给家里打了个长途电话,请求支援。

到了目的地,没有饭馆,食堂也都放假了,他惟一的粮食便是自己带来的方便面。夜晚睡觉时,两条军大衣,铺一床盖一床。

有一年的春节,一场大风雨让滨州整个电网全部瓦解,在寒冷的室外,高庆烨带着工人一干就是35个小时。他身先士卒,翻填沟盖板、敷设电缆……双手磨出了血泡,头上、身上被角钢、扎带划得伤痕累累。到了饭点吃点东西接着干。他从来没有喊过一声累。

有道是,工作着是快乐的,工作着是幸福的。在近四十年的继电保护工作中,无论环境多么艰苦,工作多么繁重,高庆烨都把这一切看作是一种快乐和享受。这其中,还要得益于他的妻子和女儿,得益于他有着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

妻子钟青在邮政局工作,是个踏实而不善张扬的女同志,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家里的老少,12年前,他提前退休。

“家里什么事也指望不上他,孩子小的时候,只要我有事情,就用被子将孩子一捆送奶奶家去了,家里有事情征求他的意见时,他总是抛过一句话,‘家里的事,你是一把手,你看着办就行。\’”钟青说。

高庆烨说,钟青已经习惯了他的工作,家里无论有什么事情,包括女儿升学,房子装修,从不指望他。有时候知道他在外工作晚了,就打个电话问个平安。一句“平安”,不仅让高庆烨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更让他在忙碌的工作中感受到了轻松和愉快。 

全家人还是很支持高庆烨的工作,“两家的父亲都是电业局的老职工,有这个情愫在里边,我自己对电业局也很有感情。”钟青笑着说道。

“晚上只要有敲门的,馒头、饼干就都得备好了,因为这一去根本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泪珠已经在钟青的眼睛里打转。

高庆烨就是这样,有着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做后盾,工作起来就格外的得心应手。对于高庆烨的工作,钟青还是很体谅的,“有什么事情我就多让着他,如果他心情不好,在工作中出点事情可就麻烦了。”

“是啊,做继电保护这个工作时间越久越害怕,每次出来后总是再回去看看,尤其现在都是计算机,里面什么情况根本就看不到……”高庆烨说道。

从事继电保护工作38年来,在高庆烨率先垂范的努力下,继电保护班QC小组至今已连续7年获山东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6次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一丝不苟,是对工作的最高要求,其实也是高庆烨工作的常态。

1976年高庆烨随转业的父亲来到滨州,被分配到国网滨州,从此他就迷上了继电保护专业,一干38年。如今已是国网滨州变电二次运检班的技能专家。

高庆烨很乐意学习、善于研究,精通继电保护专业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图纸熟记于心,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排除各类继电保护设备故障,具备很强的解决复杂技术问题能力,是滨州供电公司上下公认的专家。

他只是一个初中生。

面对复杂的电路原理,高庆烨,开始了漫长的自学之路。他利用业余时间上起了夜校,先后读完高中、大学课程,接着学习电子技术、高等数学、微积分、制图等。白天,当现场工作稍有空隙,当别人工余时间聊天、休息,高庆烨总是捧一本书,聚精会神地读着;晚上,当劳累了一天后,他一头扎进了夜校,什么刨床、铣床、钻床,还有钳工,他都很快学会了。

“同样是一个东西,人家高学历的一看可能就了解了,但我还得多钻研、学习好几遍才能吃透……”高庆烨说道。

2010年全运会期间,宣家供电站出现了“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好几组人员到现场排查都找不到原因。

“都已经这么晚了,明天再处理吧……”

“不行,现在是什么时候,出了大问题就麻烦了……”说着,高庆烨奔赴现场。判断问题可能出在直流系统本身,果然是一组蓄电池漏液所致,当时大家都惊讶地冲着高庆烨大叫:“你太神了!”

国网滨州供电公司变电二次运检班,有19人,都是科班以上,最小的是“90后”,最大的今年也刚40岁,这个班组可以说是科技含量最大的区域,他们担负着滨州供电公司所辖55座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设备、直流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的检修、维护和改造工作,维护着滨州电网的安全运行。

仅有初中学历的高庆烨,却管理着这个多是“80后”的高学历团队。担任班长二十八年来,高庆烨靠过硬的技术、精细的管理和奉献精神,令这帮高学历人群折服,他们对高班长的敬佩真是口服、心服。

>>>一个班与55座变电站

>>>28年来工作正确率100%

高庆烨不吸烟,不喝酒,创新发明是他最大的爱好。

继电保护校验工作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常规工作,那些继电保护试验仪器都是一件一件单独存放的,每次工作前都需要有人把这些仪器连接整合到一起才能使用,费时费力。高庆烨了解到这一情况,他就琢磨着因地制宜动手做一个,可以为大家提高不少工作效率。

他研制的“更换线盘的辅助装置”,替代了线盘更换需频繁使用吊车的工作方式,节省了施工费用。

在那一段时间里,高庆烨满脑子都是那台让他心仪的设备。经过几个月的反复实验,他终于发明了“变频电动收放线装置”,消除了工作人员收放电缆时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15倍,敷设电缆的施工成本由15元/100米,降低到1元/100米,降本增效成果十分显著。他将很多工作相关仪器进行了有机整合,每天拿过来就能用,不仅节约了时间,节约了人力,还节约了资金,工作效率翻了一番。

他提出“改变保护屏安装结构”的改造思路,避免了全站停电,缩短了改造工期,保障了市区10kV供电网架的供电可靠性,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为公司近几年的110kV变电站改造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高庆烨的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工作上,在生活中也是一把“发明好手”。

几年前,高庆烨搬家,由于家住五楼,很多东西搬上搬下十分吃力,于是他利用电机的原理制造了一个“小吊车”,这个吊车能承载重达200公斤的物体,家具就可以轻松搬上五楼了。“这个小吊车在我们邻居中也是广泛使用的……”高庆烨的同事刘国强津津乐道。

高庆烨结婚时,家里的床、橱子、沙发都是自己做的,“就连音响也是他弄个小橱子,用棉被裹起来,再设置上线路板,这样自己做成的,虽然不太好看,但发出的音非常好听。”高庆烨的妻子钟青说道。

让钟青印象深刻的事情真是数之不尽,“他还给我和女儿做过旗袍呢,他按照尺寸将旗袍裁剪,我负责缝制。我们俩合作的还是非常好的。”钟青一脸幸福。

高庆烨爱学习,愿意琢磨新技术,唯恐落后于时代。

在同事们眼里,似乎没有任何问题能难住他们的班长,而有关他技术精湛的小故事也流传甚广,每个人都能随口说出几个来。

高庆烨在完成繁重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多次承担滨州供电公司《LFP-900系列变压器保护作业规程》、《BP-2B母线保护作业规程》等规程的主编工作。他主笔撰写的“基于GSM的电力远动通道在线监测系统”在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青年学术会论文摘要集》上发表;2012年主笔撰写的“110kV变压器内部短路故障分析”在2013年9月《电工技术》刊上发表。  

2013年在屏体移动工具的基础进一步加工改造,研制出了新一代的新型屏体移动工具,该工具操作由原来的4人减少到1至2人,移动时间缩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该工具已申报国家专利。

高庆烨任保护班长28年以来,他带领班组在工作上精益求精,一直保持着继电保护动作正确率100%的优秀业绩。

□晚报记者 刘静  通讯员 胡惊涛 杨士民

他貌不惊人,却是赶场的“救兵”;他学历不高,却经常给先进设备进行改良。他造就了滨州电力系统的神话,他就是国网滨州变电二次运检班的班长——高庆烨。 

干了38年的继电保护专业,高庆烨只要一谈起技术问题,就神采奕奕、滔滔不绝,可是如果你和他聊起这些年他取得的成绩,他马上就从刚才的兴奋劲里跳出一句:“也就带着大家一起干活,做了几样小东西,没什么可说的”。这个“漠视”荣誉的人,却总能得到荣誉的青睐。

新闻推荐

他比党的年龄小十岁

【编者按】■《渤海画报》创刊号上的“利津大捷”。(市档案馆提供)95年,弹指一挥间,在时间的长流中,这也许只是一朵细微的小浪花,但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过去的95年,却是翻天覆地慨而慷的巨变。95...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