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孩子远离性侵性教育不可少

黄河口晚刊 2014-07-09 14:30 大字
近日,山东省东平县斑鸠店镇中学初中女生遭性侵事件备受关注,引起了东营市诸多家长对性教育的反思。7月8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东营市部分中小学的相关课程有关于性教育的内容,而家长多因羞于开口、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极少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如何进行性教育,教孩子学会远离、防止性侵害的发生,需要多方共同探讨、反思和努力。

学校部分课程涉及性教育 家长多羞于开口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小学没有专门开设性教育、防性侵的相关课程,但东营市部分学校在心理课、德育课上有所涉及。而小学低年级、幼儿园等多没有相关教育内容,只有老师会在某些时候对学生的一些行为进行提醒。“七年级的心理课上有相关内容。”市实验学校的陈老师说。在中学生物课等课程上涉及此类内容时,任课老师也会进行一些性教育,对学生进行提醒。市实验学校的王老师介绍,学校德育课上有关于防性侵的内容。利津县第三实验幼儿园的一名幼师告诉记者,看到女孩有撩裙子等情况时,会告诉她们要学会自我保护,“内衣遮盖的部分不能给别人看。”

因为没有专门课程和专门老师,学校开展的性教育内容较少,也不够系统。

对于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另一方——— 家长来说,多由于羞于启齿、不懂如何科学进行性教育等原因,与孩子有关性教育的沟通比较少。“总觉得,不知道怎么开口跟孩子说这件事,说不出口。”东城9岁孩子的家长赵女士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共同心声。然而,性侵害事件的发生给家长们敲响了警钟,让家长觉得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如何科学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成为家长苦恼的另一个问题。“怎么科学地进行性教育,我有些摸不着头脑,希望有关专家可以给出一些指导,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的培训。”初中学生家长徐先生说,孩子进入青春期,他想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却不知如何做。

巧借孩子提问时机 教孩子防性侵

近年来,多起中小学生遭性侵事件的发生,让许多家长意识到教孩子学会如何防性侵发生的重要性。儿童性安全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家庭,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理当担起对孩子进行性安全教育和监护的重任。家长需要转变对孩子性教育的观念,学会教育的方法,理直气壮地引导孩子坦然地面对,让孩子正确地认识它,增强对性犯罪的免疫力。防性侵是孩子进行性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本报小记者团组织小记者们参与过防止性侵的相关活动,受到家长欢迎。

市春晖小学的心理老师张老师说,家长可以在孩子问到一些性问题时,用科学的艺术的解释回答孩子,借此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教孩子如何防性侵害。孩子在3至5岁时,都会问“我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家长不必大惊小怪,这正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好机会。

张老师建议,家长可以利用洗澡做性教育,通过录像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利用书籍做性教育。为了避免性教育时碰触到孩子的敏感和害羞的心理,母亲对女儿、父亲对儿子可以利用一同洗澡的机会来观察孩子的发育状态及用自己的经验向孩子介绍一些性发育的常识知识。与孩子一同洗澡,通过相互搓背、聊天,可以增加父与子,母与女之间的感情交流,建立起更融洽的亲子关系,同时也可以自然地展开性教育。此外,父母可以与孩子一同看相关影片和书籍,在这个过程中向孩子传授性知识,解答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把健康的性观念、性知识在不知不觉中传授给孩子。

年轻家长缺乏教育经验,所以要首先通过学习了解科学进行性教育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对孩子的性教育 应随孩子年龄而变

教育专家表示,性教育不是简单的生理卫生课,科学的性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教育,不仅讲“身体”,更要讲“道德”。性教育包括身体发育的知识、性别角色的教育、两性之间协调的人际关系教育等。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对孩子的性教育,应根据年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市春晖小学的心理老师张老师说,5岁前的孩子,让孩子明确人的性别区分。家长可以在洗澡或者睡前自然地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要让孩子明确人按性别区分,而他们的不同就在第一性征上。家长应从孩子懂事起就告诉孩子,自己有哪些私密的部位是不允许别人触摸的,如果有被侵犯的苗头要立即告诉家长或报警。

5至7岁的孩子一般求知欲开始增强,对男孩与女孩的差异感到迷惑不解。面对孩子各种关于性别的疑问,父母应从自然角度出发,简单明了地回答孩子的问题,但要注意不能过分涉及性、生殖等细节。

7至14岁是孩子迅速产生性意识的时期,也是家长对孩子进行较系统的性知识教育的黄金时期。家长将性教育的内容穿插进自然现象、童话或者寓言故事等,如可以从植物开花结果讲起,接着联系到人的性与生殖。不过,家长应避免直接、详细地介绍人类的性行为,以免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引导孩子认识男女生身体和生理方面的差异,让孩子坦然与异性同学相处。

14至18岁的孩子渐渐会对异性同学产生莫名的好感,家长应引导孩子学会健康的异性交往,并告诉孩子,如何才是对自己喜欢的异性负责的行为,以及婚前性行为的负面影响。应当多倾向于性道德方面,要让孩子树立正确的性观念,防止性过错行为的发生。同时,家长还要主动关心询问孩子的性困惑,帮助孩子顺利克服遗精或者月经等问题带来的心理焦虑。注意掌握技巧,家里可以摆放一些性教育的书籍等。

家长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需要转变观念,把握尺度,讲究策略。家长不必谈“性”色变,比如一看到电视上有恋人亲热镜头,就急忙换台,可以借机告诉孩子这一切都是正常的,因为他们相爱。面对孩子关于性的困惑,家长不应编“瞎话”,而应该像“拉家常”一样,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农用车变“客车”后斗硬塞11人

本报讯7月13日,记者获悉,日前,河口公安分局执勤交警在海盛路与渤海路交叉路口进行酒驾专项整治时,突然一辆改装后的农用车出现在了交警的视野中,交警立即将农用车拦下。这改装后的农用车后面密密...

利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利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