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八零后”女当家带领村民成“ 人”她说:希望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黄河口晚刊 2012-03-31 22:55 大字
3月28日,记者来到利津县明集乡赵家村赵金凤的养殖场,只见她正在喂牛。今年29岁的赵金凤,是一个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当家媳妇,她对老人和孩子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为尽快脱贫致富,赵金凤在村里带头养牛,成立了利津县家家乐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当地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胆大的“当家媳妇”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祖祖辈辈都靠种地为生。赵金凤家和大多数村民一样都很贫穷。但是,“不安分”的赵金凤不安于贫穷现状,嫁入婆家后,绞尽脑汁地寻找致富门路,盘算着如何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当时琢磨着不闯也是种棉花受穷,闯闯,要是赔了就种一辈子棉花还债,总得试试吧?俺就决定养牛。”赵金凤笑着说。说干就干,为养牛,她把结婚礼钱全部拿了出来,又找亲戚朋友借了个遍,建牛棚,铺牛圈,扑下身子大干一场。为节约开支,她和丈夫几赴东北买物美价廉的架子牛。“创业哪有不吃苦的啊,那是‘泪里淘金,汗水换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赵金凤的家家乐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成占地面积15亩,牛舍3000平方米,单批存栏量300多头,年出栏量1000头的标准化养殖小区。事业蒸蒸日上,赵金凤家的日子自然也好了起来。

细心的创业者

为了改变家庭贫穷的现状,她出去打过工、做过小生意但都没有成功,反而欠了1万多块钱的外债。“出路在哪里,怎么才能致富”成了她经常思考的问题。一个偶然的机会,赵金凤在报纸上看到一篇关于养牛致富的报道,一心想致富的她顿时兴奋了起来。第二天,她就来到乡畜牧兽医所了解情况,详细了解了养牛的行情和养殖情况,接着,她又到书店买了养牛的相关书籍,经过几天的考虑和对养牛行情、养牛技术的了解,她做出了养牛脱贫致富的决定。

乡妇联的同志听说了赵金凤要养牛脱贫致富,十分支持,主动帮她与村里协调土地12亩,协调有关部门帮她规划了园区建设,给她提供了养殖信息和技术,还帮她贷到了 5万元的启动资金,真正为赵金凤解了燃眉之急,这更加坚定了赵金凤的养牛信心。2006年9月,赵金凤怀揣着5万元钱踏上了去东北的汽车,从沈阳购回了10头牛,开始了她的创业生涯。

倔强的养牛人

牛买回来了,饲养、防疫成了摆在赵金凤面前的最大问题,为了尽快掌握养殖技术,赵金凤有时间就去书店,只要是与养牛有关的书就买下来,利用晚上的时间学。对于不懂的问题就把畜牧兽医所的同志请到家里请教,渐渐地赵金凤就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技术通”。

经过努力,购回的10头肉牛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成功出栏,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这一次的成功,让她脱贫致富的决心更大了、信心也更足了。经过几年的发展,赵金凤的肉牛养殖场很快发展成为占地15亩,牛舍2800平方米,单批存栏量在160头—300头,年出栏量在1000头左右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实现纯利润76.8万元,平均每头牛实现利润 800元。

致富不忘乡亲

赵金凤富裕了,但她感到,自己单枪匹马毕竟身单力薄,只有全村的父老乡亲都富裕了,才是真正的富裕。随后,赵金凤发动全村妇女搞养牛,成立了利津县家家乐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组织采购、供应社员所需的仔牛、架子牛,组织销售社员养殖的肉牛,开展社员养牛所需的运输、贮藏、加工、包装等服务,引进养牛新技术,仔牛、架子牛新品种,开展与养牛相关的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

去年,赵金凤的家家乐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60万元,新建牛舍2500平方米,能增加单批存栏量800头,增加年效益80万元,积极带动村里的养牛户扩建了养殖场。谈到今后的发展,赵金凤希望能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记者 周广学)

新闻推荐

儿童诗一首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 李小双

我想我想把小手安在柳树枝上。带着片片绿叶,摇着根根细枝,跳啊,跳———春天是我美丽的衣裳。我想把眼睛装在白云上。看天空多么晴朗,瞧小鸟自由飞翔,望...

利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