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那年,他们一起到外地学种棉花

黄河口晚刊 2011-10-10 23:25 大字
照片拍摄于1966年,那年的于先生(中排左二)还是一位21岁的年轻小伙。听说滨县地区棉花种植搞得非常成功,利津县计划组织一批农民代表,前往学习他们的植棉技术,回来进行推广。

又到一年棉花收获的季节,老照片中的主人公感慨颇多。45年前,利津县还极少有人种植棉花,他们作为各村代表被派往当时的滨县地区学习植棉技术。从春天棉花种植到秋天棉花收获,他们和当地农民一起度过了大半年时间,带着学到的种棉技术回到家乡。几十年过去了,他们没有想到,现在东营地区棉花种植业也发展得这么好,棉花已经成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成了当地老百姓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那时,利津县主要是种植小麦、地瓜等粮食作物,种棉花的很少,种植技术也不成熟。”于先生回忆。县里通知县城周边的村庄每个村推荐一名年轻又有文化的男劳力,集体前往滨县学习,于先生有幸成为了他们村的代表。

阳春三月,播种的季节,坐着县里派出的大卡车,17名年轻的农民代表来到了当时的惠民地区滨县范集乡。那时候,滨县“杨柳雪”因种棉闻名周边地区。但这次学习,当地并没有安排他们到“杨柳雪”,而是到了土地多是盐碱地的范集乡。

从那之后,17名小伙子就和当地农民吃住在一起,跟着他们到棉地里劳作。之前,他们大多没有接触过棉花种植,到了那里只能从零学起。“那时不像现在,棉花直接种进地里,而是首先需要育苗,再将育好的苗栽进地里,这种办法在当时的成活率比较高。”经过大半年的学习,到了秋天,当地的棉花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们的外出学习也宣告结束。1966年9月20日,途径当时的北镇,他们在那里留下了这张合影,纪念一起外出学习的这段日子。

在他们回来后不久,各村又组织轮流参观“杨柳雪”的植棉技术。“杨柳雪”离利津县城30多里路,由于人多,人们只能步行前往。“从早上五六点钟出发,步行三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参观完之后,再步行赶回来,整整一天时间。”于先生说,当时“杨柳雪”的种棉技术确实是比较先进的,因此带动那里的生活水平要好很多。为了引进他们先进的种棉技术,大家花了不少功夫。“现在可能还有许多人都会记得‘参观杨柳雪\’的事。”

那时的技术再先进,终究科技还是没有如今发达。于先生介绍,那时人们还没有对棉花进行修理,更不会想到,随着科技发展,慢慢出现了“抗虫棉”和“不修棉”。去年的棉价飙高,这让于先生不禁感叹多年来的变化:“我记得1966年时的猪肉才五毛钱一斤,棉花也就几毛钱一斤吧,记不大清楚了。单从物价来看,变化就够大了!”

当年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如今已经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他们学习回来之后,有的将学到的技术用到了农业生产中,而有的并没有开展棉花种植。于先生说,他们中有好几个人已经过世,前段时间和照片中的一个老友相遇,还聊起当年一起在植棉学习队的那段日子。虽然很多记忆已被时间冲刷得渐渐模糊,但总感觉那是人生中的大事之一,带着时代的鲜明印记。(记者 李红佳) 

新闻推荐

“恒丰银行杯”东营日报社第二届中学生作文比赛作品选登(22)家乡美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学校八年级 胡金娜

道路平坦,绿树成荫,百花齐放,香气扑鼻,屋舍俨然,缕缕炊烟,这就是我的家乡。——题记我的家乡虽不能说是最美、最风光的地方,但也是一等一的好地方。这里与《桃花源记》中的“良田美景桑竹之...

利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