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家长论坛“逆反心理”巧化解

黄河口晚刊 2011-02-22 02:28 大字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有些家长发现孩子老是跟自己“对着干”,经常出现“顶牛”现象,其实这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在作怪,只要父母采取正确的教育引导方式,孩子的逆反心理会逐渐消除。

一是多肯定、少批评。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其一功。一个经常批评孩子的家长不是一个称职的家长。生活中家长爱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作比较,这也不如别人,那也不如别人,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的孩子长处比,盯着孩子的错误、不足不放;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情就会横加指责、批评;而对孩子好的一面却无动于衷,不及时去肯定、表扬。这种做法会使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漠不关心,故意刁难自己,出现反感情绪的同时还会丧失自信心,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甚至产生自暴自弃、偏激等行为的发生。孩子出现错误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是必要的,但对孩子好的一面更应及时予以肯定、认可,只有这样使他们更好地分清是非对错,坚定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是多理解、少抱怨。有些家长习惯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喜欢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如何做,但是却不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只是把我们成年人认为的一些“想当然”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其实孩子有自己独特的天地,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到新奇,充满了幻想。但有些家长总想把孩子变成“小大人”,要求孩子“规规矩矩”,这种脱离年龄特点的教育很容易造成两代人的隔阂。家长应学会通过与孩子谈心及细心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保持一颗童心去理解孩子,不要总是因为孩子的做法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抱怨孩子,甚至是天天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这样只会引起孩子的厌恶与烦躁。每一个孩子在兴趣、爱好、个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谁就会赢得孩子的心,取得教育的主动权;反之,则会产生“顶牛”现象,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三是多赏识、少苛求。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有些家长只片面强调苦读、苦学、苦干,对孩子提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目标要求,这样不但不容易被孩子所接受,而且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由于孩子年龄小,经验少,在学习或做事上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问题,家长要多用赏识的目光去引导学生,不要一味苛求。当孩子有点滴进步时,不要忘记给予适度表扬,这样会使孩子获得成就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为孩子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而且要善于将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的可实现的目标,以保持孩子的自信力。

四是多商量、少命令。有些家长以“严父无逆子”作为自己的教育法宝,始终高高在上地命令孩子应该做什么,不能怎么做。这种不尊重孩子的“封建家长”式的教育手段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逐渐产生逆反、厌恶心理。家长应创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放下长辈的架子,做子女的朋友。与孩子多沟通、多交谈以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拉近孩子与家长的心理距离,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浓浓亲情。遇到事关孩子的事情不搞“一言堂”,多征求孩子的意见,与孩子充分商量讨论后再决定怎么去做。教育引导孩子也尽量不用命令的口气,多听取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孩子分析对与错,找出造成错误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正计划。(崔保民作者单位:利津县北宋镇) 

新闻推荐

拾金不昧急寻失主“警务通”帮了忙

本报讯“我捡到一个钱包,钱包里有失主的身份证,我却没法与他联系,你们能不能帮个忙啊?”3月21日20时许,利津派出所的民警巡逻至庄科浮桥路时,在黄河抽沙工程队工作的刘先生前来反映情况。原来,黄河...

利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利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