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旧事“借”的变化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吃饭靠救济,购物凭票证,人人为能够吃一顿饱饭苦苦奔波。当时各家的家长里短都是靠“借”来的,从牲口、农具到衣服、鞋子,再到提包篮子等等。
到了八十年代,借牲口还是很普遍。借来的牲口用于播种,有时的牲口不是很听话,这时往往要把“东家”也借来。借来的“东家”一般会管顿饭。借来的牲口除了喂饱一顿草外,借用的人家还会端一大筛子草料及一大碗玉米、高粱之类的粮食给牲口享用。那时,借农具的活一般交给我们小孩子。东家的锄,西家的铁锨,有时真的会搞得“天下大乱”,找不回自己农具的,耽搁了干活,大人们会将怨气撒在孩子们身上,甚至有的邻里间会大动干戈,而多数最终会烟消云散,毕竟农具是让人用的,总要有折损,总要更新的。
借皮鞋和借衣服穿一般是走重要的亲戚或是相亲时。伯父说,那次他们单位的同事要给小张介绍对象。女方来时,小张正穿着工作服,满身、满脸的油渍,女孩一看就要走。为了保证婚事马到成功,见多识广、精明过人的媒人,悄悄从中做起了手脚∶东家借提包,西家借行头,在她的一番精心导演下,小张身上穿的是伯父雪白的衬衫,脚上穿着从朋友那里借来的塑料凉鞋,理了发,刮了脸,包装后的小伙子,的确精神了很多。姑娘想走,见小张焕然一新再次出现,姑娘终于放心,婚事很快确定下来。
借提包、篮子的事情是家家乐意的。谁到你家借提包、篮子就说明谁家有喜事。其实那时的篮子与一种土语叫“箢箕”的是有区别的。“箢箕”的外围很厚实,很适合提东西。我家有祖传下来的大“箢箕”和提包。每次被借出后,我就盼着还回来的时候。拉开提包,或抓过“箢箕”查看里面的糖果或是红鸡蛋,我们会高兴地分着吃,那些时日往往叫我们兴奋不已。
改革开放后,农民的生活是芝麻开花——— 节节高。手里有了钱,就有人借钱,借钱的人往往在年关将至的时候要拎上酒肉给债主送年。后来,村里有钱的人家就往外借钱,收点利息,没钱的人家就去银行贷款。往往银行贷款有些繁琐的手续,借钱的人还是要跑很多的门子。
现在,家家户户不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样样俱全,甚至好多人还购买了家庭小汽车,我们这只有两万多人的小镇,光私家小汽车就有600多辆,如果再加上各种运输汽车恐怕要有上千辆。看到年轻人出门时个个神采飞扬,想起那时“借”的生活,有些心酸、有些自豪。
借物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借面子”的风气越来越重,大到官职,小到一次小小的评选,到孕妇生产都要掏红包,“借面子”。过去“借物”是生活所迫,现在“借面子”是人情难挡。面子已经成为很多人无法穿越的“墙”,希望有一天,让“面子”正常起来,让那些“潜规则”早日退出社会。 (作者单位:利津县盐窝镇中心学校)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以前去商店、市场购物,最愁的就是没处停车,或停好车走时又开不出来。现在好了,临时停车位重新划定后,再也不用为这事发愁了!”4月15日,在利津县利华益集团上班的李先生对记者说。为解决停...
利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津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