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杨秋泽当曲德胜先生把他近期完稿的历史小说五家湾送至

黄河口晚刊 2010-01-25 05:25 大字
■杨秋泽

当曲德胜先生把他近期完稿的历史小说《五家湾》送至我案前并嘱我为之作跋时,我确实被其情其景所深深感动了。

一位执著于乡村文学写作,并通过自我奋斗取得骄人成果的地方文化工作者,在年届半百之后仍笔耕不辍,在他的散文集《跟着黄河走》面世不久,又一气呵成完成了如此洋洋洒洒的长篇巨制,单就这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拗劲儿”就不能不令人钦佩!

德胜和我是利津同乡,都是喝黄河水、吃乡村饭长大的农家子弟,对故土沧桑变迁的关注,对民生疾苦的牵挂,对乡音乡情的眷恋,对民风民俗的偏爱,那是一种与生俱来、不可切割的情愫。这种情愫,在德胜的《五家湾》中竟得到了如此淋漓酣畅、真真切切的展现。《五家湾》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历史小说。小说以清代利津北部永阜镇的古庄五家湾和名闻遐迩的永阜大盐场为地点背景,以清咸丰五年黄河在利津夺大清河入海为时间起点,集中描写了在满清王朝后期的近五十年中黄河尾闾之地的沧桑更叠、社会变迁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矛盾斗争。小说讴歌了勤劳、坚毅、纯朴、无畏的利津乡民跟历年“黄患”所进行的不屈抗争,褒奖了著名仕宦乡贤关注民疾、为民请命的感人史实,鞭笞了贪官污吏、势利小人借“治黄”之名行敛财之实的卑劣行径。小说主题深刻,线索清晰,情节跌宕,形象鲜活,史料丰富,语言朴实,富有时代与地域特色。我相信,这部小说将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年一代,了解近代黄河口沧桑变迁史和黄河尾闾人民治黄抗洪史的有益教科书。

小说《五家湾》选择利津为故事发生地,对主题表达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众所周知,利津在当今黄河入海口地区属历史较长的古县之地,自古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渔盐为业、耕读传家,是世代利津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民风古朴、乡贤尚善、相扶相济、共度时艰,也是利津的传统乡俗。如果说清咸丰五年之前利津人的生存状态还保持着自古而然的那种虽步履蹒跚却也自足自在样子的话,那么自黄河夺大清河入海之后利津的变化就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了。浩浩滔滔的黄河之水,在滋养并开拓着利津广漠之地的同时,也给这里带来了十年九淹、村毁人亡的无尽灾难!一百五十多年,代代利津人对历史上“黄患”的记忆是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对黄河的情感也是极为复杂的,悲喜爱恨、酸甜苦咸,汇织于胸,无可名状!《五家湾》以小说形式所描写的旧时利津乡民治黄抗灾的史实,不正是近代黄河尾闾乃至整个黄泛区人民同天灾及人祸做坚韧斗争的历史缩影吗?

历史小说的纪实性写法也有其难以把握的地方,比如单就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说,有时就会使创作陷于两难之地。因为,既要保持人物事迹的真实性,又要突显形象塑造的典型性,使两者结合得恰到好处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了。还有语言的运用,既要顾及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和地域性,又要显现历史背景的时代感,还要考虑读者对象的可受性,这在实际写作中也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无可讳言,《五家湾》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但这仅是个别的小瑕疵,瑕不掩瑜那是无庸置疑的。

由《五家湾》的问世,也使我想起了一件必将在利津文化史上留下印迹的事,那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利津文教界曾出现的业余文学创作热潮。当时,以利津县文化馆为活动中心,聚拢了一批热心于业余文学创作的青年队伍,他们虽历经“昨夜西风凋碧树”之彷徨或苦闷,但仍坚持“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在这支队伍中,德胜便是较为痴迷的一位。

说来惭愧,尽管当年我也曾忝列于那批“人物”中过,但最终还是站在了文学创作的大门之外了。既然是门外汉,要给《五家湾》写个像样的“跋”就有些勉为其难了。好在近几年我们在语言、文学和地方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又多了起来,对许多问题的认识也是“心有灵犀”,所以,在德胜嘱我作跋时就没有推辞。思忖良久写了以上文字,权作个人对《五家湾》先睹为快之后的一点感悟吧。

二OO九年七月十二日于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东营市作家曲德胜创作的长篇本土历史小说《五家湾》日前已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文发表时略有删节。) 

新闻推荐

贴窗花是东营市一些农村地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节目因为

贴窗花是东营市一些农村地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节目”,因为贴上红红的窗花能给家里增添节日的喜气。利津县北岭剪纸艺人王象焕可谓是东营市民间剪纸艺人的代表性人物。王象焕人称“王剪纸”。14岁...

利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利津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