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坨镇 用“乡土味道”赋能乡村振兴

东营日报 2021-03-02 15:20 大字

本报讯 在胜坨镇的东王村有这样一座陶艺馆,当你踏进这座陶艺馆,就会被地上的泥土和各种工艺品吸引,当然最吸引你的应该是被陶泥和工艺品围着的手艺人——— 王学芳,在爱打扮爱漂亮的年纪一如既往地专注着自己的喜好,与泥土为伴,与它们沟通、对话、产生情感。

雕塑专业、科班出身、大学生、土生土长、东王村人等等一系列的词语都是王学芳的代名词。王学芳自幼随长辈学习制陶,经常研究先辈遗存下来的制陶手册。上大学后也就顺其自然地报考了雕塑专业,喜好与热爱成了王学芳陶艺制作的前进动力。毕业后的她与自己的爱人一直有个梦想,就想能在陶艺制作中有自己的成绩。步入社会的小两口从事着陶艺制作的工作,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特长,在揉合现代艺术色彩的基础上,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使传统和现代的工艺技法达到完美结合,从日常用品逐步拓展到陶瓷鉴赏品。

引才回乡!让跳出农门的年轻人回家创业!当她得知自己的家乡想招揽人才回家发展乡村旅游时,便积极响应家乡政策号召,带着自己的技能和多年的经验,回到东王村,与东王村一起在乡村旅游的道路上携手共进。如今的小两口在村集体出资建设的陶艺基地继续完成自己的逐梦之旅。这个集陶瓷烧制展览、手工体验、科普教育、培训研学和雕塑展览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基地,承载着小两口的筑梦计划,重塑着东王人的乡村记忆,更是东王村乡村旅游的开篇大作。陶艺馆在小两口的努力下,人气越来越旺,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加入到陶艺制作的队伍中,带动着东王村旅游业的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东王村制陶历史悠久,虽然不是紧邻黄河的村庄,却凭借得天独厚的黄河红淤泥和祖传的精湛陶艺,制作成形态各异的陶艺品。现在我重拾这个担子,带着来自周边的孩子们一起学习制陶工艺,也希望用自己的特长给东王村带来新的发展活力,为家乡的发展助力。”忙着制陶的王学芳边操作边跟记者说道。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在东王村像王学芳一样回村发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在村里做农家乐的王银国就是其中一位。“借助村里想发展乡村这个机遇,我也想回家发展,助力村里乡村旅游。目前,我的农家乐已经接待了太多游客,很多游客也都成了回头客,现在我的小生意也越来越火爆,还要提前预约呢!”王银国高兴地告诉记者。

王学芳搭着引才用才平台,借助力与泥的融合,完成了火与情的蜕变,实现了家乡文化的传承创新与经济效益的“比翼齐飞”。

(记者 许云飞 通讯员 杨孟飞)

新闻推荐

拖欠的工资终于要回来了

“谢谢尉检察官,提前祝你新年快乐,你们都是好人,过了年我打算还去垦利打工。”近日,东营市垦利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尉风...

垦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垦利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