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镇:当好群众的理财“管家”

东营日报 2019-12-24 14:48 大字

“群众利益无小事,集体经济是事关群众利益、村集体发展的大事,解决不好会影响群众生产、生活,我们一定要抓实抓好,给群众满意答复。”在一次镇党委扩大会上,垦利区黄河口镇党委书记董怀进针对“三清三规范”工作进行部署。

黄河口镇是典型农业乡镇,土地资源丰富,耕地有24.4万亩,土地承包现象多,但合同不规范、陈年老账多等问题随之而来。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黄河口镇打响“三清三规范”攻坚战,党委书记作为“一线总指挥”,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自查自纠,坚决啃下农村基层工作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本着“后进变后劲”的思路,黄河口镇把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作为农村“三资”清理“重头戏”来抓。“老少爷们儿,这是‘三清三规范’明白纸……”在十三村,党建指导员张守海一直在村讲解。过去十三村班子不健全、信访矛盾突出,“三资”久清不彻底,究其原因是组织软弱涣散,没有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黄河口镇在研究相关政策、熟悉党员情况、了解村情民意基础上,完成补选工作,班子建强配齐,十三村开始转变。此外,根据管理服务对象不同,加强与派出所配合,对合同有问题或不规范、尾欠款多年不交的、资源多年闲置的精准核查,清缴了长达9年未收缴上来的集体尾欠款4.95万元,村水库承包费也提高了1万元。村民刘化成高兴地说:“没想到还真把欠款要上来了,看以后谁还敢赖账!”黄河口镇还从长远打算,把群众关心的、难解决的、群众不理解的问题一一列出来逐项核实解决。“村里墓地占着好几十亩地,而且越占越多。咱们统一建公墓,实行文明祭扫,不仅墓地更规范,还能腾出土地为村里每年增收两三万块钱,你们说不管从哪方面来讲,这不都是好事吗?”为了说服百姓墓地迁移,义林村党支部书记孙良兵磨了不少嘴皮子。今年,孙良兵趁着“三清三规范”的机会,召开村民大会,详细介绍工作计划和好处,针对个别不认可的单独做工作。“良兵啊,你是真想办好事,我再拦着,就对不住咱村老少爷们了。”随着最后一名村民同意,迁坟这件大事终于落定。义林村还制定了下一步目标,成立合作社将全村2000多亩土地回收统一流转,每亩地承包费能增加400元以上,村集体也能利用荒地和路渠等增加5万元以上收入。合作社成立当天,孙良兵感叹:“墓地整理让村集体收入多了,群众也更支持工作了,大家伙都追着我问合作社啥时候成立,今天终于给了大家一个交代!”

“三清三规范”工作的开展,最终是为了提高村民生活质量。黄河口镇位置偏远,农村人口大多外出打工,很多村庄仅有三分之一村民在村居住,出现了土地荒废、房屋闲置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破解农村困局的一个重要内容。镇党委深入分析,确定空心化治理思路,通过房屋评估、货币安置,引导村民把宅基地空出来变为村集体用地,村集体把宅基地连同道路和闲散土地复垦,与村民耕地一同流转,既提高了土地价格,又增加了集体收入。今年全镇有17个村开展了此项工作,4个村实现整体搬迁,新增村集体农业用地700余亩,预计每年村集体增收30万元以上。高盖村村民薛松民高兴地说:“破土屋换成砖房,不但没花自己积蓄,土地承包费还高了不少,真是太划算了。镇党委、政府真是给咱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

(记者 李怀苹)

新闻推荐

东营市“属地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暨现场会举行 一声呼应巧拨千斤“乡呼县应”提高事项处理效率

记者李红佳通讯员张玉夏报道12月20日,全市“属地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暨现场会在东营区举行。各县区党委编...

垦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垦利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