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市公安局滨城分局视频侦查大队大队长孙绍生: 练就“火眼金睛”捕捉“蛛丝马迹”

滨州日报 2016-11-17 00:00 大字
李默 摄影本报记者 罗军 本报通讯员 刘书凯 王磊 张芳

在虚虚实实中,他用自己的“火眼金睛”捕捉犯罪嫌疑人的蛛丝马迹;光影变幻,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推理判断,去伪存真,演绎着一个个轻点鼠标制敌于千里的破案传奇。

孙绍生,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视频侦查大队大队长兼滨城分局团支部书记。

从警14年来,他参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000余起,其中参与侦破命案1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900余人,打掉违法犯罪团伙330余个,为群众挽回各类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几年来,多次受到省公安厅、市委市政府、市公安局和滨城分局嘉奖,并记个人三等功一次,2013年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优秀刑事侦查中队长”称号,2014年被省公安厅记二等功。

从事视频侦查3年练就“火眼金睛”,孙绍生参与全区近9成刑事案件侦破

2015年3月的一天,市区某小区内发生系列砸车盗窃案,20余辆车被砸被盗。警情就是命令。孙绍生根据经验判断,这是流窜作案。他带领图侦大队,一面刻画嫌疑人作案轨迹,调取作案现场视频监控,一面加强街面视频巡查,找寻车辆逃跑轨迹。中午12点左右,视频图像传来好消息:发现嫌疑车辆。下午3点钟左右,接警后9个小时,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孙绍生的主要工作,是利用监控视频资料,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踪影。而要让视频图像会说话,必须练就“火眼金睛”。2013年1月,滨城公安分局筹建视频侦查大队,30岁出头的孙绍生脱颖而出,成为了首任大队长。

视频侦查在整个公安机关队伍中,是一个比较新的警种。面对几乎为零的现状,孙绍生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他买来专业书籍埋头苦读,每一起案件都亲自上阵,总结规律。

视频侦查讲究的是快、准、稳。只要有警情,孙绍生都要赶到现场,第一时间掌握线索。有的案子,光调取的监控视频就多达几十个小时,孙绍生逐帧观看,不放过一秒。遇到关键点,不知道要反反复复地看多少遍。时间一长,他的眼睛就开始干涩、模糊,视力下降,经常是顶着黑眼圈、眯缝着眼睛,靠眼药水支撑着工作。有同事开玩笑说,看你眼球布满血丝,还真是一副“火眼金睛”啊。

通过3年多的探索,孙绍生带领着视频侦查大队参与了全区九成的刑事案件侦破工作,引领刑侦、网侦、技侦、图侦“四侦合一”模式,锻造了打击多发性流窜犯罪的撒手锏,成为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的领头羊。滨城区刑事犯罪数量由2013年的4000余起下降到了现在的1900余起 。

大要案攻坚冲锋在前,疑难案突破创新战法

对待工作,他都有一股使不完的劲,耗不尽的热情和担当。

2010年9月11日下午2时许,滨城辖区发生一起特大雇凶持枪杀人案。

案件发生后,分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孙绍生作为主力侦查员被抽到专案组,从最初的大面积走访排查、到贯穿始终的海量电子数据分析,再到最终的抓捕、审讯、诉讼,每一个环节都有孙绍生紧张忙碌的身影。走访中,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案发现场及周边村庄的每一寸土地。话单分析中,几十万条信息,不分昼夜地比对分析,时常看得眼晕、恶心,闭上眼满脑子都是数字。

历经82天艰苦细致地侦查,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孙绍生主动请缨,前往东营市垦利县抓捕持枪主犯。

工作冲锋在前一腔热血,家庭忠孝难全

孙绍生老家在烟台。2003年,他的母亲被诊断出癌症,需要手术。消息传来,晴天霹雳。他匆匆赶回老家为母亲联系手术治疗。当时,滨州正在如火如荼地搞西区开发建设,村居开发,寻衅滋事、聚众斗殴、霸痞恶势力犯罪凸显,而他所在的刑警三中队辖区正好位于西区开发建设地带,所以,母亲手术后,他就匆匆赶回了单位上班。他是家中独子,母亲只能由父亲和亲戚帮助照料。

幸运地是,母亲康复得很好。健康的老人家为了支持儿子的工作,从烟台老家搬到滨州,为她这个警察儿子洗衣做饭照顾孩子。孙绍生说,母亲生他养他,自己却没有尽过几天孝心,长过癌症的人还有要为自己操持家务。

对于两个孩子,他更是无暇顾及,甚至错过了孩子出生的时刻。

他说,我们家就像是旅馆,常常忙起来一周都回不了一次,回去也只是睡个觉,很多时候,深夜回家,凌晨又走了,两头不见面。可穿上这身警服,就注定是舍小家取大义,忠孝难两全。

新闻推荐

儿逝女嫁孙尚小 爱心人士伸援手 祖孙三人过了个热乎年

家住市中区永安镇聂庄村61岁的老人相长远,今年过年特别高兴,春节前夕一群爱心人士的到来,让老两口和小孙子过了个“热乎”年。据了解,相长远半身不遂,患有脑血栓、糖尿病、高血压,平日生活靠种地为生,家...

垦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垦利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