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垦利县”到“垦利区”——一字之变意味着什么?

黄河口晚刊 2016-08-03 12:15 大字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关于“垦利撤县设区”的消息,坊间其实已热议许久。8月2日,随着东营市垦利区成立大会召开,这一消息正式落地成为现实。

全国地名专家、“中国地名普查第一人”、东营市民政局工作人员王作山提到,这在垦利及东营的发展史上,都是值得铭记的一个节点。1943年建县的垦利,经过73年发展,在2016年告别了县的“编年”,开启了区的“纪元”。

记者在成立大会现场及后续采访中获悉,撤县设区,并不单单只是改名而已,对于地区、对于居民都将带来诸多改变。那么,这一字之改,究竟意味着什么?

新格局:东部沿海区域连为一体

根据垦利区成立新闻发布会上的消息,垦利撤县设区,标志着全市建设发展将形成新格局,这是科学规划布局、实现东营突破崛起的战略抉择。

东营市是山东省唯一全部纳入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市,是环渤海重要节点城市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优势条件。但由于区划设置不合理,严重影响区域整体优势发挥。垦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中心城连为一体,“市县同城”,却难以纳入市区统一规划;河口区因垦利间隔,无法与中心城对接,形成了“飞区”架构。

从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提供的《东营市行政区划调整示意图》上能够看出,垦利撤县设区后,包括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黄河三角洲生态旅游区在内的整个东部沿海区域连为一体。这有利于东营对整个沿海地区的统一规划,推进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基础设施互通,打造区域发展的强大引擎。

一盘棋:中心城辐射带动功能增强

中共东营市委、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垦利县设立垦利区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垦利撤县设区将增强中心城的辐射带动功能,拓展发展空间、做大做强中心城。

东营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经过30多年建设发展,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功能品质明显提升,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不过,东营经济、人口规模小,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实际可规划城区面积只有1225平方公里,在全省17市中居第14位,难以发挥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

有市民认为,从距离上来看,垦利尽管距离东西城只有15公里,但其诸多乡镇都围绕在东西城西侧、北侧。其中东营西郊现代服务区以汽车4S店聚集区起步,已经囊括了加工制造企业、车辆检验、家居建材、汽配城等业态,其实已经基本与西城实现了融合对接。同时,垦利的交通、城区建设也日新月异,垦利居民与中心城区居民的生活并无太大差距。垦利撤县设区后,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提升中心城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此外,垦利区成立新闻发布会上还提到,垦利撤县设区后,东营的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明显优化,有利于促进区域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美好家园。

民生福祉:垦利居民将获更多实惠

《关于撤销垦利县设立垦利区的实施意见》中提到,垦利将逐步完成从“县”到“区”的平稳过渡。除了原管辖区域、人口、政区划分等保持不变,生产经营活动不受影响外,在民生保障方面,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标准,以及机关干部、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津补贴,2至4年内将逐步调整到市辖区水平。

这意味着,垦利撤县设区将逐步为这里的居民带来实惠。房产销售顾问徐先生认为:“给人的感觉,垦利离城市更近了,这种改变对购房者和投资者可能会有心理影响。或许这种城市名片、品牌效应,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买房一族。”垦利居民杜先生认为,从长远来看,成为“中心城”一员后,垦利居民在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也有望享受到更多福祉。

8月2日,全国地名专家王作山在接受《黄河口晚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垦利撤县设区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行政建制更替,更为垦利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百姓生活提供了新条件、注入了新生机、带来了新活力。

(记者 李晓琳) 

新闻推荐

板凳“穿鞋”倡文明

1月3日,垦利县永安镇居民陈玉兰(中)正给家中的板凳“穿鞋”。为不影响楼上楼下邻居的生活,陈玉兰给自家的椅凳上捆扎了碎布头和海绵,被孩子们称为“板凳穿鞋”。在“从我做起,走向文明”主题实践...

垦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垦利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