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开读国学经典文化沿承重修“根”
如今,在国内大小城市,“国学热”不断升温,国学产业也日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踏入国学大门,寻究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奥妙,学习修身、立德、养性之术。而这其中,从来不乏娃娃们的身影。
娃娃开读国学经典 翩翩君子自小养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寒假期间,黄河路街道汇泉社区“守护者联盟”寒假攻略正式开课。
每天早上八点钟,社区的一间小教室内便会传来朗朗读经声。31个孩子,每天诵读不同的经典主题,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每天半小时的读经时间,孩子们行为的变化却让家长、老师欣喜。
去年年底,孤岛地区职工子女第十八期经典诵读结业仪式落幕。结业仪式上,孩子们吟诵了《百家姓》、《老子》等经典。古装扮相配上字正腔圆的发音,古风气息扑面而来。
据了解,在孤岛地区,职工子女经典诵读活动已连续开展了10年,600余名职工子女学习并受益。
娃娃开读国学经典,在校园里也并不少见。垦利县郝家镇中学,创新教学模式,将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东营实验学校小学部,每日固定经典诵读时间,不同年级孩子朗读难易不同的指定教材;东营区一中,为弘扬国粹专门制定校本课程,让学生们尽情汲取传统文化精髓,自小养成翩翩君子风……
国学经典汇万象 产业渐兴传文化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热衷学习国学,但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国学就是由看起来简洁明了,实则晦涩难懂的短句组成的文言文。如“《乾》:元,亨,利,贞。”“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等。
然而,实际上,国学文化包罗万象。记者百科“国学”二字,获其概念为“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可见,国学既有文学哲思的身影,也有星象宗教的痕迹;既有修身立命的哲理,也有为人处世的妙方;既有规则平实的短句,也有韵律优美的雅言。国学书籍也分为经部、史部、子部、集部等几类,诗词、小说、玄理学等都已涵盖,因此从稚子到老者皆有适合诵读的典籍。
国学雅、广、博、深、精、真等特征催生“国学热”,也使国学相关产业有所发展。国学培训班、国学讲座等已是寻常,民间工艺、戏剧文学、园林建筑等众多行业也开始有了国学浸润,国学文化的传播途径被大大扩展。
产业不能庸俗化 国学经典重修“根”
今年7岁的佳妮,诵读经典已4年。4年间,佳妮妈妈亲眼见证着女儿的改变,“言行举止有礼多了,习惯养成也不再用大人操心。”
得益于女儿的转变,佳妮妈也加入了传播国学经典的行列。利用网络组织学习,出售国学经典书籍,安排孩子们游学等。“国学带动的产业是座富矿,需要更多人来挖掘。”佳妮妈妈说道。
佳妮妈告诉记者,国学产业渐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说是件好事。但依托国学兴起的部分产业,却让国学陷入了“庸俗化”窘境。有人借国学书籍畅销之机,七拼八凑出一些没营养的东西,再冠以“国学”之名而牟利。还有的人,借助国学测字算命赚钱,有的人则利用微博、微信等渠道开通伪“国学”公众号吸粉。“国学应是纯净的,能修人根底的文化。”
学习国学,从娃娃抓起似乎已成为国人们的共识。若国学产业庸俗化,碰上暂无辨识能力的娃娃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将难以预估。
“一撇一捺写个人,生生世世学做人。”真正的国学,应从底部开始打牢做人根基,教导娃娃们如何成为“人”、如何做真“人”。诵中华经典不应浮于表面,全盘接收,只有真正将国学精华融入头脑、内化为日常,才能匡正孩子们的信念,让他们学会并守住仁爱孝悌、诚信报恩等传统美德,也才能让国学文化继续流传下去。
(记者 陈雪娇)
新闻推荐
提起周红的名字,在东营市农业战线可是响当当的人物。这位从济宁农校走出来的农家女孩,在广阔天地一干就是二十几年来,她把全部心血和智慧用于水稻防治、种植、研发,她的执着与拼搏,追求与奉献...
垦利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垦利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