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记忆垦利东路吼 东路梆子“吼”出精气神儿
明末清初,山西蒲州梆子和山陕梆子艺人随商路沿黄河到山东谋生,四处演唱山、陕梆子。于是把这种梆子传至山东黄河两岸的历城、章丘、济阳、惠民等地。山、陕梆子也就在此兴盛起来。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是东路梆子的兴旺时期。东路吼在山东的大部地区和冀南部分地区已很盛行。先后出现了很多科班及著名演员,以周兴、周卖子、贾兴、廉拐子为代表的戏班驰名南北。当时民间流传着“情愿砸了面缸,也要看看周康”,“周康演关公,我三天不上工”等的说法。抗日战争爆发后,班社解散,艺人流散,剧种濒于绝灭。1954年,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东路吼获得扶持抢救。随着时间的推移,山、陕梆子在当地方言、风俗、戏曲、民间音乐等的影响下,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东路吼。
东路吼的传统剧目很多,内容也很丰富。如反映帝王将相的《高平关》、《国公图》、《下南唐》等;反映爱国和民族英雄的《破洪州》、《马三保征西》、《雷振海征北》等。此外,还有反映民间生活、农民起义、神话故事和爱情故事的多个剧目。
东路吼的唱腔为音乐属板腔体,主要有大一板(大慢板)、二板(也叫慢二板)、三板、四板、尖板(导板)、小导板、一句一打、三泣板、哭腔等。演唱曲牌主要有乱弹、昆腔、柳腔、娃娃腔、滑溜腔、倒拉车、叫板等30多种。东路吼的生、旦、净、丑在演唱时,除板式相同外,在行腔、用气等方面,各行都有各行的唱法,但均为先吐词后甩腔。吐词用真嗓,甩腔用假嗓,也可说“吼”用假嗓;东路吼的念白叫“大白”,是掺有陕西音的山东话。韵白,用半真半假嗓的“老合少”念法;东路吼的“吼”是在每句唱腔的后面。按照板式的不同,语汇段落的不同,有“大吼”、“小吼”之分。按照唱词的内容,更有情绪的不同。往往同是一样腔弯的“吼”,在不同的情况下能产生不同情绪的效果。当然,这与演员的嗓子、演唱技巧、演唱基本功、感情的酝酿等是分不开的。就是这个“吼”,它突出了东路吼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此外,在脸谱、表演、伴奏等方面,都有与其他戏曲剧种不同的风格和绝招,体现了东路梆子独特的艺术魅力。
东路吼深深植根于黄河三角洲的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如今,在垦利及周边地区不少农村都有东路吼业余剧团或演出队。他们在逢年过节或在春冬两闲,都要唱唱东路梆子戏。一到这个时期,真是“乡乡都有梆子响,村村听到东路腔。”
(记者 李长莲)
(部分材料由垦利县文化馆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小记者“探营”“恒丰银行杯”东营市第六届小学生作文比赛颁奖座谈会小作者获奖 小记者采访
(记者李静拍摄)"class="group1"target="_blank">“恒丰银行杯”东营市第六届小学生作文大赛颁奖现场,《黄河口晚刊》的小记者们也现身啦!12月19日,8名小记者来到东营日报社,现场“旁听”了颁奖...
垦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垦利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