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530户居民一天签下改造协议

大众日报 2015-11-12 21:57 大字
□记者李广寅

通讯员庞曼赵金子报道

本报垦利讯能住上150平方米的楼房,61岁的武德清觉得生活又有了奔头。

联系装修队、买家具、安空调、置办锅碗瓢盆……自打10月17日安置房交了钥匙,武德清就没得闲。“不光是我高兴,利泉村的老少爷们肯定都和我一样!”说话间,他便招呼记者上楼参观他的新宅。

刚步入客厅,武德清边指着房顶上的一个挂环给记者看,“别看这么个小小的挂环,这就是我们满意的原因之一。”看着记者满脸疑惑,垦利县垦利街道利泉村党支部书记郑介民接过了话茬:“在安置房建设之前,村里的老人在夏天习惯用吊扇纳凉,他们希望楼上也能安装吊环以方便挂吊扇。”这是村两委在安置房建设之前调研时得到的反馈,除此之外,房子的建筑面积、户型、停车位的数量等等,也都是在调研中听取民意后确定的。

利泉村辖三个自然村530户,仅姓氏就一百有余。“刚接到改造任务时,觉得压力很大,甚至都做好了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准备。”垦利街道城中村改造办公室主任黄继国介绍,面对该村实际困难,工作组在深入调研、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创造了一天内全部完成协议签订的城中村改造新速度。正是因为听取民意、采纳民意、落实民意,使得利泉村的搬迁顺利程度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改造前,村‘两委\’班子和党员们就走街串户,到家里来跟我们讲解政策。了解情况后发现,这次改造就是政府给咱老百姓的一个‘大礼包\’。”63岁的村民胡成修说起城中村改造,乐得合不拢嘴,如今他已经搬进了150平方米的大房子里,准备跟老伴一起在这里乐享晚年。

“村‘两委\’成员通过公开投票的方式确定了评估公司,对全村需要征收的房屋及其附属物进行透明评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答疑复核,并对每家每户的评估内容及价格进行张榜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了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郑介民说,公正公开的程序,让这次评估结果获得了群众的认同,为房屋拆迁及安置房建设赢得了主动。

“安置房按照政府组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安置的原则建设,户型、建设标准相比于市场上的商品房,有过之而无不及。”黄继国介绍,改造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征求群众对安置地点、楼房户型等方面的意见,根据群众意见建议合理调整方案,切实保障了群众利益。“群众同意后,又发放协议通知书,签订改造安置协议,待群众腾空房屋后公开招标确定拆迁公司实施拆迁,提高了改造效率和质量。”

新闻推荐

扶持基金促大学毕业生创业

□李广寅姜振永报道本报垦利讯垦利县立足全县实际,向社会各界募集资金设立了全省首个县级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基金。目前,垦利县已分两批向26个大学生创业实体发放扶持基金120万元,有效...

垦利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垦利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