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摔哇呜传统民间游戏里的“泥巴情”

黄河口晚刊 2015-07-31 10:00 大字
摔哇呜,是清末、民国和解放初期曾经盛行的一种民间劳作性游戏。在旧时代、旧社会,劳动人民特别是劳苦农民,过的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艰难岁月,孩子们成天剜菜拾柴,甚至是逃荒要饭,哪能高高兴兴的玩耍,即使仨俩的凑在一块,也没有玩具可谈,只有靠就地取材,因陋就简。摔哇呜之类的游戏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间体育文化的体现。

摔哇呜,一般2—5人为宜,大家齐动手动口,通过选土(以地层挖出的红淤土为宜)、和泥、哆泥、制哇呜、摔哇呜几道工序组成。制哇呜时一般取一块馒头大小的熟泥,团成泥饼,放在硬光平的地面上,用两大拇指按压中间,然后再用全指捏塑窝边,窝底越薄越平越严密越好,窝儿帮要厚点,上沿要平,边制作边念唱:“泥窝儿泥窝儿土儿,泥窝儿泥窝儿水儿,泥窝儿泥窝儿哆和,泥窝儿泥窝儿泥儿,泥窝儿泥窝儿帮儿,泥窝儿泥窝儿底儿,泥窝儿泥窝儿响儿,泥窝儿炸了谁?炸了你那兔巴羔子腿。”

制作完成后,就开始摔哇呜。首先选一人,把制好的哇呜口朝上平放在右掌心上,伸着胳膊逞强似的念唱:“窝儿泥窝儿谁赔我?另一个说:“我赔你!”“赔几担?”“赔两担!”“两担不够本!”“摔响了泥窝补你的底儿!”。“啪”一声响口朝下把泥窝平整用力的扣摔在地下,哇呜的空气把泥窝儿底鼓破,底泥喷射四溅,底空儿开的老大,胜利了!摔坏了,不响不破了,算失败,由说“陪”的一方再执摔。

如今,这项游戏对于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而言非常陌生,但在一些60后、70后甚至是部分80后的记忆里,提起摔哇呜,每个人都会想起那个简单快乐知足的童年。

(记者 李长莲)

(部分材料由垦利县文化馆提供) 

新闻推荐

本地西瓜扫尾价格飙涨一元一斤

本报讯“前几天还卖一元一个,近日就一元一斤了,西瓜的价格真是一天一个价!”8月4日,记者走访多家西瓜销售摊了解到,近日来,东营本地西瓜数量大减,且渐入扫尾期,价格也开始飙涨起来。据沂州路几位...

垦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垦利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