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抗战时期的渤海实验小学

鲁北晚报 2015-05-19 10:53 大字

□特约通讯员 赵荣红 张  晴  

在当今,“科教兴国”战略被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培育人才是其核心,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更是核心之门。而在七十多年前的渤海革命老区,也有这样一所育人机构,它为抗战储备了坚强的后备革命队伍,它就是渤海实验小学。

渤海实验小学创办于1943年,据当时的校长林青的讲话,这所学校的建立是为了贯彻“精兵简政”的政策,储存和培养革命后备力量,因此接收了许多成人学员,但为了避免暴露目标,成为敌人的剿杀对象,对外仍以“小学”为名,称为“渤海实验小学”。学校特别聘请了寿光县著名秀才、清河区参议会议长李植庭老先生任名誉校长。

渤海实验小学坐落在垦区八大组(今垦利县永安镇)的东北面,校舍是当年国民政府安置鲁西移民的办公住处。学校的工作人员除校长林青外,有教职工、炊事员等10余人。1943年,学校正式开学,当时有学生接近200名,其中有的是党政机关精减下来的公务员,也有受伤的战士、烈士遗属子女以及父母惨遭杀害而无家可归的孩子。这些孩子之间差别很大,论年龄最小的只有10岁,最大的有20岁出头,论文化程度有的相当于小学四五年级,而程度低的仅识几个字,给当时的教学规划及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面对这些各方面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校长与教职员经过多番思量,为低年级开设语文、算术和常识课程,为高年级开设语文、数学和史地课程,政治、军事课则是每个年级都有,设置的内容都与当时的斗争形势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这些科目对学生们树立革命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坚定抗战必胜信念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渤海实验小学在开学第一天就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战斗口号。在当时的清河区,敌人的残酷“扫荡”和疯狂掠夺以及自然灾害的频发使人民生活的十分艰苦,物资供应紧张。渤海实验小学的200多名师生与劳动人民同甘共苦,自己动手开垦荒地、种粮食、种野菜,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开荒生产劳动。荒地密密麻麻长满野草,高处齐腰深,短处没膝盖,开荒对于平均年龄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很是困难。但是他们不怕困难,手持锄头镰刀迎难而上,只用了四五天时间,200多亩的荒地全部整好,成了一片希望的田野。

在渤海实验小学的教学安排中,除了安排科目学习和生产劳动外,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1943年,垦区的蝗蝻像风暴一样袭来,庄稼遭受灭顶之灾。面对严重灾情,政府决定各机关小学立即停止办公,全力配合群众灭蝗。渤海实验小学的200多名师生积极响应号召,高年级学生挖沟刨坑,层层活埋蝗蝻,年幼的学生则负责把蝗蝻集中赶到一起,用脚踩压,师生们还一起用“火攻”将大批蝗蝻烧死。当时正值六月,天气炎热,许多学生又渴又热,嘴唇都干裂开了一道道血口,但是他们没有一人喊累,没有一人偷懒。最终这次“灭蝗”取得了全线告捷,事后行署主任李人凤赞誉他们为“灭蝗冠军”。

为使广大群众树立起抗战必胜信心,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到附近村庄和抗日根据地进行宣传工作,教村民唱抗日歌曲。同时为扫除文盲,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渤海实验小学的学生们还自发组织到村子里教老乡们识字,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小先生”。

1945年,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大反攻的形势需要,渤海实验小学的一大部分学生被分配到了前方、后方的各个战斗岗位,成为了一支年轻有为的抗战生力军,为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成立近两年的渤海实验小学,也光荣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寻找到损失鸡蛋的车主,他想说——“谢谢,你们让我很温暖”

◤车主说:“鸡蛋散落可能是因为车挡板的卡扣脱钩了。”本报18日报道,17日上午,一辆满载鸡蛋的小货车转弯时发生意外,大量鸡蛋摔落路面,北二路与嵩山路路口顿时被“鸡蛋汤”覆盖。事...

垦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垦利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