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豆腐西施”:传统工艺做出香豆腐

黄河口晚刊 2013-02-18 21:09 大字
1 刘桂兰把头天晚上泡好的豆子磨成豆浆。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2 用木柴熬豆浆,熬上半小时,把豆浆烧开。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3 用电子秤称好食用石膏。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4 把食用石膏倒入滚烫的豆浆中。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5 加入食用石膏的豆浆冷却后成了豆腐脑,刘桂兰把豆腐脑装进塑料盒中压制成豆腐。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6 都知道刘桂兰做的豆腐好吃,来她家买豆腐的村民络绎不绝。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7 刘桂兰把做好的豆腐装上三轮车,到集市上销售。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豆腐因谐音“抖福”,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年货之一。

在垦利县的黄河口镇永林村,有一位“豆腐西施”刘桂兰,做手工豆腐远近闻名,十里八乡没有不知道她做得豆腐好吃的。常去她家买豆腐的人说,别看她做豆腐的方法老旧,可是能看到制作豆腐的全过程,她做出的豆腐也格外好吃。

刘桂兰和丈夫平时种棉花,但冬天地里没什么活儿,于是,刘桂兰两口子就张罗起自己的“手工豆腐坊”,从每年 11月到来年2月,两口子在自家的小院里忙得不可开交。在黄河口镇,没有人不知道刘桂兰家做的豆腐干净、美味、健康的。刘桂兰告诉记者,她做豆腐的豆子,除了自家地里种的,就是从村里种豆子的村民那里买的,从来不用转基因大豆。她说,要想做出好豆腐,时间上一点都不能少,更不能图省事儿。首先要把豆子洗干净,泡一晚上,第二天早晨将大豆从水中捞出控干,榨成汁熬上半小时,熬成滚热的豆浆;再趁热往豆浆里加上事先称好的食用石膏,豆浆凉一会儿就变成豆腐脑了;然后把豆腐脑放到专用的塑料筐里,上面用大石头压上四、五个小时,豆腐就做成了。赶集的时候拿到集上卖,有的时候也往酒店里送,豆腐渣和压豆腐剩下的汤都卖给村里的养羊户喂羊,什么都能被利用上。

刘桂兰两口子从1991年开始每到冬天农闲的时候就张罗起自己的“手工豆腐坊”,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我们两口子是跟家里的老人学的这门手艺,用传统的方法做豆腐,这种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是老人们传了多少年才传到今天的,现在都是机械化生产,这手艺失传了多可惜啊!这样做豆腐不仅干净健康有营养,而且能在农闲的时候挣钱,同时也让传统工艺得到传承和延续。”每次有人慕名来这儿买豆腐,都会说刘桂兰做的豆腐味道好、口感好、吃着放心,每当此时,她就感觉自己这样坚持很值得。 (文/图 记者 周广学) 

新闻推荐

老太迷路躺水渠旁民警助其回到家中

本报讯2月23日7时,垦利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警称,在垦利胜坨镇坨南村有人需要救助。值班民警立即赶到现场,经核实,报警人吴女士早上起床后发现在自家门口的水渠旁躺着一个老太太,她将老太太扶到家中并报...

垦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垦利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