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培训手拉手 创业心连心董集镇建设没有“围墙”的新型农民学校

东营日报 2012-07-14 00:44 大字
垦利讯 垦利县董集镇在新型农民学校创建工程中,灵活运用集中授课、联合办学、定向培训、基地实训、大户宣讲、外出观摩、网络共享等办学模式,采取“菜单式”个性培训、“保姆式”全程培训、“捆绑式”联动培训等方式,全力打造一所没有“围墙”的新型农民学校。

“以前的培训,很少有专门针对农村某个作物或某个养殖品种的,没有办到村里和稻田里的。新型农民学校的建立,不仅能与专家零距离接触,还能与同行交流经验,这样的机会难得,真是好呀!”谈起新型农民学校,薛家村党支部书记王本厚激动地说。目前,董集全镇设置了4个教学点和33个农民夜校,辐射33个行政村2.1万人。

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将33名机关干部下派到33个行政村,进村入户开展深入调研。发放收回培训需求申请表5万余份,统计上报各类种养大户330余户,有培训需求的群众6922人,全面掌握了全镇农民培训需求情况。培训中,充分整合专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培训基地等全社会的资源,把课堂办到基地、办到社区、办到各村夜校,培训一切有学习愿望的群众。通过外聘专家学者,内培一批“土专家”,邀请上级农林、畜牧、科技、水产等部门业务骨干到村开展培训,打造了一支涵盖政策法规、职业技能和种养殖技术培训的师资队伍,师资库教师人数达到98名。向33个行政村各选派一名“指导员”,由市、县、镇派驻“第一书记”和包村干部担任,负责新型农民学校学员组织和夜校筹备工作,加大对各村创建新型农民学校的指导力度,当好新农校创建的宣传员、组织员和服务员。

与产业基地创建相结合,着力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建设3.5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一批产业基地。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培养一批有文化、讲文明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和党员干部,营造健康和谐的文明乡风,助推“生态董集、文明乡村、幸福家园”的建设步伐。培养造就一批创业就业带头人,实现村级集体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显著增长,建成一批市级生态文明示范村。使有劳动能力和致富愿望的农民都能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和致富本领,使50%以上村“两委”成员达到中专以上学历,30%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达到大专以上学历。

目前,董集镇已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十余次,举办各类课程21场,受培训群众达到1000余人次。全镇已涌现出科技示范户157户,无公害水稻种植,肉牛、肉鸭养殖,渤海黑牛保种繁育,无公害蔬菜和有机林果种植及劳务经济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市民记者 程永锋) 

新闻推荐

林下蘑菇种植记

清晨时分,垦利县兴隆街道杜屋村的桃林里传来了一阵欢笑声。“成功了!”手捧刚从地里采的挂着新鲜露珠的平菇,村党支部委员王希军兴奋地看着技术员黄振峰,喃喃地说着:“终于成功了。”时间...

垦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垦利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