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馒头房里的酸甜苦辣夫妻俩打拼15年,馒头生意“蒸蒸日上”

黄河口晚刊 2012-03-27 22:56 大字
巴大姐在认真的揉馒头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走在大街小巷,每一家店铺都有着自己不为人知的创业故事,店主们或年轻,或已经上了年纪,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 勤奋。老祖宗留下一句话:“勤能补拙是良训”,此话不假,从农村老家到繁华的城市打拼,他们所吃的苦是不经历者无法想象的,他们看似简单而平凡的忙碌,却为一个城市居民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3月19日,记者采访了辽河小区农贸市场一家普通馒头房的发展历程: 45岁的巴翠花与46岁的李守真这对朴实的夫妻,就是咱们今天财富故事的主角。

15年前,夫妻俩开起村里第一家馒头房

3月19日,记者来到辽河小区农贸市场,巴大姐正在揉馒头,李大哥正在往车上搬运蒸熟的馒头准备给客户送货。他们夫妻二人本是垦利县胜坨镇吴家村村民,两人做馒头生意已经有15个年头了。3年前,他们从村里来到城区,在这里安家落户,开始了事业的新方向。

“我19岁就嫁给了老李,结婚后,从1997年开始,我们就着手做馒头生意,当时跟姐夫一起干了5年,后来姐夫不干了,我们就自己干。”巴大姐告诉记者,“那个年代,村子里每家的生活都挺难的,村民主要靠种棉花为生,人情往来处处都要花钱,当时,邻村总共有两户馒头房,大家多数还靠自己蒸馒头吃,但一有大事就得去换馒头,我们也是看到了这个商机,才干起了馒头生意。”

巴大姐回忆:当时跟家里的一位姑姑借了 3000元钱,买来了压面机、和面机,一天能蒸三四袋面粉的馒头,然后李大哥再骑着自行车到处送。“当时比不了现在,只能靠自行车载着馒头,给有需要的人家送,慢慢地家里也有了一些积蓄,我们又投资了一家化工厂,厂子刚弄好,没想却遇到了金融危机,一下子赔上了10多万元,连利息都还不起。”巴大姐说。

15年后,转身城市打拼事业新“阵地”

2008年10月16日,巴大姐一家花 7000元租下了小叔在城区的一家店面,搁下家里的十多亩棉花还没收成,就来到城里开起了一家馒头房。

“刚来到市里的时候,觉得馒头应该跟老家一样蒸法吧,但根本卖不出去,原来蒸馒头也是有技巧的,软硬、大小都有讲究。”巴大姐告诉记者,“我们一边改善馒头技术,一面跟着有经验的馒头房师傅学习,从 2009年2月份开始,我们家馒头的销路越来越好,小区里的居民也都认可了。”

近一年来,巴大姐家自创的“长形”馒头销路特别好,大家都很喜欢买。为了加工长馒头,李大哥还专门找人焊了特殊的工具,而巴大姐一天则要揉上千个馒头。“每天凌晨 2点就起床,一天根本没时间停下来,几乎都在跟面粉、面团打交道,以前在老家没有现在累,那时候晚上还可以看电视,现在没工夫看了,也没时间到处逛逛,来到东营3年,一出门走远了就分不清方向。”巴大姐说。

在巴大姐家最困难的时候,亲人们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一直对事业充满信心,心里也一直很感恩。“我婆婆也时常过来帮忙,婆婆脾气很好,也跟亲娘一样待我,我也一直认为人累点没关系,但一定不要光发愁,就像看的一部电视剧《从头再来》,虽然人这一辈子不能从头再来,但只要有信心,不放弃,肯定会越干越好,不管是做小生意,还是做大买卖,讲的都是这个理。”

巴大姐说,他们会把馒头房一直做下去。“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给小区的居民提供更好吃、更卫生的馒头,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了!”巴大姐说。(记者 黄海霞)

新闻推荐

居民看中绿化带树木傍晚盗挪回自家小区

本报讯4月18日,市森林公安局垦利分局接到市民报警称,在垦利北外环路有5棵价值420元的地龙树被盗。接到报警后,民警经多方调查,发现竟是东营区居民宋某路过时看到地龙树长势不错,便将5棵地龙树连根拔起...

垦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垦利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