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系列述评之三挺起“高效生态”脊梁本报记者 彭华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2月24日,记者来到垦利采访时,正值全县“解放思想争一流,为民服务树形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议召开。我们时时处处地感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凝心聚力谋发展的高涨热情和坚定信心。
当前,按照“又好又快、好中求快”的工作基调,奋力开创建设黄蓝经济示范区、和美幸福新垦利的全新局面,已成为垦利上下的一致目标。春潮涌动的垦利大地,全面掀起新一轮大跨越、大发展的热潮。
走高效生态之路
坚持高效生态的发展方向,是实施国家战略、建设黄蓝经济示范区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垦利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所在。这一发展定位,在市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得到最完美的诠释。
记者在示范区内看到,20万亩海水养殖区内,一块块整齐划一的海参池一望无际,虽然寂静却蕴藏无限生机。在3万亩二期工程现场有一块巨大的图板,上面罗列着起步区效果图、综合配套区鸟瞰图、总体规划图,在有关负责同志详细的情况介绍中,一幅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建设突出生态高效,养殖区坚持灌排分设,进区海水经过沉淀、净化后进入海参养殖池塘,而后养殖虾蟹、卤虫,养殖尾水制取原盐,实现零排放零污染;同时,运用盲沟改碱、暗管排碱、生物改碱等成功做法,对区内骨干道路进行绿化,建设沿海基干防护林带,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开发、养殖、绿化并重的格局。经过3至5年的艰苦努力,这里将崛起一座集养殖、加工、商贸、科研、观光、旅游、居住于一体的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现代化滨海城镇。
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是垦利县在经济工作中把握生态支撑原则的一个缩影。坚持高点起步、高效开发、高质发展,培植生态产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双赢”,是垦利县乘势前进的方向。
坚持发展至上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解决所有矛盾和问题的基础。
垦利县领导介绍说:在建设黄蓝经济示范区进程中,垦利县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发展不够,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加快发展。实现各项既定目标,必须始终坚持发展至上,在发展中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那么到底要从何处着手,才能真正取得快速发展?
垦利县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抓重点、抓关键,集中精力办大事,以重点工作推进带动整体工作上水平。具体工作中,垦利县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结构调整的抓手,动员一切力量,吸聚一切要素,克服一切困难,抓大项目、好项目。在连续开展“项目建设年”、“项目突破年”、“项目攻坚年”活动基础上,垦利县把今年确定为“项目提升年”,集中力量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重点抓好总投资410亿元的102项重点工程项目,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全面提升黄蓝经济示范区建设层次和水平。
同时,垦利县将规划建设的五个主体产业区作为黄蓝经济示范区的集中突破区和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载体。
坚持规划引领、基础先行,进一步完善提升各产业区发展总体规划,按照适度超前、先急后缓的原则,全力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拉开发展框架,提升层次水平,增强承载能力。
突出民生优先
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改善民生是加快发展的最终目的。
垦利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去年,垦利县开展了“机关干部下基层,问需问计谋发展”活动,发放调查问卷11.2万份,征集群众意见4.7万条,结合群众意见,确定了今年实施总投资9.3亿元的10件37项为民办实事工程,以实际行动兑现承诺、取信于民。
同时,垦利县把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消除二元结构作为打造和美幸福新垦利的必由之路。加快统筹城乡步伐,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抓好城市建设,牢固树立抓城建就是抓经济、就是抓产业、就是抓民生的理念,突出抓好广电中心、环境监测中心等总投资84.6亿元的33项城建重点工程,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推进教育惠民工程,突出抓好总投资5亿元的城乡幼儿园标准化、农村学校取暖设施改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补助等重点项目,着力改善教育教学条件。
垦利县深入实施国家战略、实现跨越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各级领导干部的带头,有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垦利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春天!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18日上午,东营市德胜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暨扶贫、惠老、助残基地在垦利县胜坨镇尚庄村成立。这是东营市第一家、也是全省首家以“扶贫、惠老、助残”为宗旨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据了...
垦利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垦利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