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自己择棉花的九旬老人最喜欢晚饭后拿着手电筒到村口遛弯

黄河口晚刊 2011-10-14 23:24 大字
“奶奶,您这是给谁择的棉花呀?”

“我儿子,就一个儿子,你看,我这会儿全都给他择完了!呵呵……”

在垦利县董集镇刘家村一所老宅子的屋门口,坐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虽然脸上爬满皱纹,但是红彤彤的脸颊上,依然散发着一种无法抗拒的活力;老人身体偏瘦,坐在门口,屋内有一座盘的炉灶,一张八仙桌,东侧是老人的床铺,室内的一切,就像老人脸庞的皱纹一样,记满了岁月的沧桑感……

乐观勤奋的小脚老人

董奶奶虽然小时候裹了小脚,但干活却很麻利。“我们这代人小时候都兴裹小脚,长度不过横砖,才算是三寸金莲,我的小脚就裹得很好,很小巧。”董奶奶指着自己的小脚告诉记者。

虽然已是93岁高龄,但董奶奶还是单独自己住在老宅子里,据老人家族中一个后辈刘国峰介绍:董奶奶可以自理,手脚灵便,凡事都不愿意麻烦别人,之所以自己住也是为了图个清静。“我三奶奶(董树英)一共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现在老人是四世同堂,儿孙绕膝。”刘国峰告诉记者,“老人的两个女儿都在邻村,年龄也不小了,但还是会时不时回家看看老母亲,我那大姑今年都70多岁了,也放心不下母亲,有事没事的就过来探望,跟三奶奶说说话,解解闷儿。”

董奶奶守寡有10年多了,自从老伴儿去世,自己就一直一个人守着老宅,一个人过着清闲、简单的生活,时不时还到儿子家里揽些活过来做。“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我也没别的事儿,这不大家伙都到棉田收棉花了,怕我绊倒,不让我到地里,就给了我一些棉桃,我负责择棉花,不累,还可以活动一下手指,瞧,没花多大功夫,我就全择完了!”董奶奶指着一堆棉桃壳和一袋子白色的棉絮向记者夸耀道。

艰辛90载却道是平凡

都是从艰苦年代过来的,那时的苦与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番感慨,可是在董奶奶看来,她们村里居住的都是平凡人家,过着平凡的生活,也都有着自己平凡的喜怒哀乐。

“我们这辈村里人都是靠这片土地过来的,对地里的农活始终割舍不下,人老心不老,动不动就有再到田间地头忙碌一番的念头。”董奶奶笑道,“岁月不饶人呐,转眼间人就老了,孩子们也都个个有了出息,我也打心眼里欢喜!”

刘国峰告诉记者,董奶奶年轻的时候也是织布的高手。“三奶奶年轻的时候,织布可是好手,家里除了种地里的庄稼,再就是靠织布来维持生计了,那时候,几乎家家都有织布的,三奶奶家也不例外。”刘国峰介绍,“三奶奶为人厚道,性格开朗,从来不与别人计较,现在我们刘家村, 90岁以上的老人,有两位,而她的身体要更硬朗一些,这与她个人的一些生活习惯、乐观的心态也是分不开的。”

穿针引线、干家务、在院子里种菜……董奶奶样样做得来,这不,院子里种的向日葵也要收获了,董奶奶更是乐得合不拢嘴。“真没想到我活到93岁,眼睛还这么好使,现在晚上在电灯下面我还能穿针引线,缝缝补补呢!日子过得可真快,一溜烟地功夫我就快94岁了,呵呵!”董奶奶笑道。

村里的老人是个“宝”

刘国峰是刘家村的村委委员,一说起乡民对董奶奶的关注,他可有说不完的故事。“每年三奶奶的大寿,村里好多人会来贺寿,陪老人聊聊天,忙活一下,逢年过节,村委也会专门为老人送些油米,东西不在多少,关键是体现出晚辈们对长辈的一种尊重和关心。”刘国峰说道,“老人最喜欢吃了晚饭后打着手电筒到邻居家串门,或者在村口转转遛遛弯,乐观开朗的心态总会让她笑对生活。”

村里的老人是个“宝”,他们不仅对村子的建设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还辛辛苦苦把后代培养成人,任何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孩子都会明白:幸福是来不之不易的,乡下的那种日子苦中有甜,而父辈正是承担了太多的苦,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所以,每个人都不能忘本,不能忘记这些老人。

现在,村里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村里的长寿老人越来越多,让他们安度晚年,并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关注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他们应该得到的回报!(记者 黄海霞)

新闻推荐

以案释法三人打鱼一人溺亡共同参与者分担责任

本报讯三人一起去打鱼,其中一人不幸溺水身亡,另两人也要共同分担责任?11月10日,记者从东营区法院获悉了这样一个案例。家住垦利县大李村的村民周某开车载着李某、田某共同外出打鱼。之后,三人选定...

垦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垦利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