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低碳家电”不低碳 半途罢工令人烦消费者可通过“中国能效标识”或“节能认证”等标准选择和对比商品

黄河口晚刊 2011-08-19 00:50 大字
本报讯 近些年来,“低碳”可谓成了市民耳熟能详的一个高频词,提到汽车、家电、装修等领域,都会涉及“低碳”环保的修饰词,然而,“低碳”产品就一定具有像这个词解释的一样有神奇效果吗?近日,垦利县城的孙女士拨打本报热线电话反映自己买的“低碳家电”与普通家电的功效并无太大差异。

记者了解到,今年夏天,家住垦利县城的孙女士花500多元购买了一款声称“绿色降温、更加低碳”的“日新牌”空调扇,但使用了1个月后,孙女士觉得这“低碳”空调扇与普通风扇并没有什么两样。“当时是为这个‘低碳\’才购买的,用了一段时间后没有特别的制冷效果,还要不断地换水和冷冻冰晶,更令人无奈的是,最近这台低碳空调扇的加湿器也开始‘罢工\’了。”孙女士说,“现在很多家电都打着‘低碳\’的旗号,让人很难区分。”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商场里以“低碳”自居的产品众多,“绿色家电”、“低碳家电”的宣传语到处可以看到,还有很多家电样品上都贴有“低碳”的标签,而这类“低碳家电”的价格都要高出普通家电,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

“低碳”泛滥的年代,真正的“低碳”又该如何维护,市民又该如何去辨别呢?对此,记者咨询了相关部门。

“‘低碳家电\’是一个专业概念,是由‘低碳\’经济引申而来,目前还 没 有 相 关 的 国 家 标准。”垦利县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真正的“低碳家电”应该关注的是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和回收整个生命周期,在整个周期中体现低耗、高效。而现在市场上讲的“低碳”往往只是指产品某一个方面的优势,如节能、节水等,忽略了产品使用效能的提高,对消费者造成了一些误导。”

消协工作人员特别提醒消费者:目前,在没有确切“低碳”标准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家电可通过“中国能效标识”或“节能认证”等标准去理性选择和对比商品,切不可只因贴有“低碳”标签就轻信购买。 (记者 黄海霞 通讯员 谭志勇) 

新闻推荐

小记者课堂采访时如何和人打交道

现在小记者已经参加很多活动了,也采写了一些新闻稿件,可能大家有个体会,那就是你们采访新闻时,免不了要跟人打交道,跟人交谈,从中来了解你们想知道的事情。当你们面对这些采访对象时,如何做才能获得...

垦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垦利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