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相伴,成长的天空更灿烂本报《小记者周刊》孩子老师家长都爱看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黄河口晚刊》的小记者周刊已经是第三次与大家见面了。翻开报纸,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孩子们开心、灿烂的笑脸。加入黄河口晚刊小记者团,他们的微笑从略带羞涩变得自信,他们的笔法从稚嫩变得成熟。这块宝地属于小记者们,属于那“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在这里,他们播撒希望的种子,会收获成长;在这里,他们拥有一个平台,能展翅飞翔。“看时光飞逝,我回首从前,每一个小小的梦想都慢慢地实现。我是如此平凡,却又如此幸运。我要说声,谢谢你,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一首《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表达出小记者们的心声。小记者团是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小记者周刊将陪伴他们的成长,记录下他们走过的每一个脚印。“我的第一篇作品见报啦!”“同龄人写的新闻我们更爱看。”“孩子的视角看新闻,活动丰富,内容充实,版面活泼漂亮。”“关注孩子,关注教育,小记者周刊的设立意义重大。”《黄河口晚刊》小记者周刊开辟以来,以其强大的感染力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仅参与其中的小记者举家关注,也受到了其他中小学生、家长、老师的喜爱。“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出现在报纸上的那一刻,我的心里说不出的激动。”已多次参加小记者活动的小记者刘俊祺说,看到小记者周刊上自己的名字作为小记者出现,采访时的辛苦和遇到挫折时的沮丧全都烟消云散。好多同学和家长都说在报纸上看到了他拍摄的照片和写的新闻稿,夸他很棒,受到鼓舞的他为自己鼓劲,争取做得更好。“自从孩子加入了小记者团,黄河口晚刊成了全家人关注的焦点,每当有小记者特刊的时候全家人就等着看孩子的作品。”小记者家长肖先生说。记者了解到,有许多孩子没有参加小记者团的家长也会把小记者周刊拿回家给孩子看,希望孩子通过阅读报纸在同龄人的活动、习作中学到知识。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但他们不是“垮掉的一代”,给一个平台,他们就能展翅飞翔。桑葚采摘节、少代会、走进东三路派出所、爱心报童义卖报纸……在陆续开展的活动中,小记者们的表现令很多家长、老师感到吃惊。一些比较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都十分出色地完成了。
小记者周刊上的每一张照片、每一篇文章都让人有一种亲近、温暖之感,每一个定格的瞬间,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孩子们用心观察、思考的成果,凝聚了他们的汗水,融汇了他们的付出。
小记者周刊也像孩子一样正在成长的路上,需要包容和鼓励,能够给予我们这一切的,是您,是广大小记者、读者,还有关注我们成长的每一个人。关注小记者周刊,关心孩子成长。(记者 李红佳)
心香一瓣
自从儿子当上了《黄河口晚刊》小记者后,我感觉他变了,变得胆大勇敢了,变得开明虚心了,变得信心倍增了。——— 市民王先生
我是一个七岁孩子的妈妈,近段时间看到了黄河口晚刊的小记者周刊,很受感动,可谓受益匪浅。或许我的心情代表了所有油城孩子家长的心声,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做一次小记者的经历或许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大收获,是孩子们在学习写作过程中的一大宝贵财富,无论从语言和行动上都锻炼了孩子。当我看到东营日报社举办的爱心报童卖报纸的活动,感觉这是一次很好的暑假活动,不但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是孩子们体验到了劳动所带来的收获,无比的快乐!——— 垦利县胜坨镇 张迎芳
感谢《小记者周刊》给广大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希望《小记者周刊》越办越好。 ——— 万新华老师
《小记者周刊》给了我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发表作品、第一次卖报纸、自己的照片第一次见报……我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第一次奉献给《小记者周刊》,和《小记者周刊》共同成长。——— 小记者 董佳旋
《小记者周刊》就像我们的学习园地,为了能让自己的文章见报,我慢慢地学到很多东西,渐渐地自己好像也有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开始喜欢观察生活,喜欢背上相机去捕捉大自然的美丽瞬间,喜欢拿起心爱的画笔勾画出一幅幅简洁明了的新闻漫画。——— 小记者 张晨曦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些年,拍婚纱照日渐成为一种潮流,随着婚纱影楼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往往会“货比三家”。于是不少商家开始打着部分服务项目免费的旗号吸引顾客,然而却在拍摄过程中额外收取费用。8...
垦利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垦利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