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记者春来基层行“家门口打工照样能致富”

东营日报 2010-04-30 19:52 大字
在家门口打工的刘家村人董梅,正在与公司领导探讨节能新技术的应用。 通讯员 程永锋 摄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记者 彭华 郑代玉

图为 在家门口打工的刘家村人董梅,正在与公司领导探讨节能新技术的应用。 通讯员 程永锋 摄

地处东营西郊的垦利县董集乡刘家村,村里三分之二的劳动力是打工一族。前些年,刘家村人多是跑到广东、江苏一带打工,这两年打工的人数不断上涨,但出去打工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以前我们出去打工是因为在家里种地挣钱少,现在这些年轻人可以在家门口的企业里打工,收益跟外面差不多,但生活成本降低不少。再说,乡里还定期搞职业培训,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多数年轻人都不愿意出去了。在家门口打工照样能致富。”说这话的是刘家村人何宝国,他曾经也是打工一族,如今他是一家年创产值6亿余元的企业老板。2008年,他看中了董集乡优惠的招商政策和毗临中心城的区位优势,把山东中旌威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落户到东营西郊现代服务区,主要生产各种精密钢管、石油装备配件,公司的200多员工多数来自周边村庄,其中又以刘家村人居多。

“出去是为了能长见识、学经验,回来是因为现在家乡的创业条件好了,这里地处东营西郊现代服务区,政策、交通、人才优势十分明显,最重要的是我看中东营广阔的发展前景。等东营港建起来,公司的产品出口就更便捷了,1吨产品能节省100多元的运费。”作为一名成功的打工者,何宝国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让他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更有信心。

在中旌威的车间里,记者还见到了在这打工两年的刘家村人董梅,她刚刚因为工作中的良好表现受到了厂部的嘉奖,这让她觉得在这里很有干头。“我们村大多数年轻人都在这附近打工,汽车4S店、驾校、发电厂里都有,有的成为了管理人才,有的学到技术经验,比在外边打工强多了。”董梅说成为像何总这样的创业者是很多刘家村人的奋斗目标。

驱车沿着刘家村外沿笔直的市西外环路前行,我们看到刘家村南面是一排排新起的小院。村副支部书记刘国峰介绍说:“新房子是村里有钱的打工者新盖的,别看是平房,但都是专门请人设计的,沼气、太阳能等都是标准配置,生活条件一点也不比城里差。”指着刘家东面一大片紧邻市北二路的土地,刘国峰告诉记者:“今年这里还计划盖一片住宅楼房和商铺,到那时会有更多的刘家村人在这里创业,也会有更多的城里人来这里安家。”随着东营西郊现代服务区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刘家村成为了下一步服务区建设的主战场,这里将打造鲁北地区最大的汽贸城、全省知名的建筑装饰材料聚集区、富有沿黄风情的旅游示范区和全市重要的仓储物流中心。可以想像,在家门口打工、创业的刘家村人会越来越多,等待他们的也将是越来越美好的生活。

记者手记:董集乡原来是有名的偏远贫困乡

镇,近年来却一跃成为综合实力排名全市第六的强乡镇,这与东营西郊现代服务区的迅猛发展密不可分。刘家村作为董集乡最为典型的依托服务区发展的村庄,近年来发生的变化最为明显,具体体现在村民身上,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回到了家乡,因为在家门口打工,他们照样能致富,同样找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这种观念的变化,折射出来的是东营近郊村居发展的一种祈望。 

新闻推荐

梁步庭来东营市视察指导工作张秋波陪同活动

本报讯8月15日至17日,原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来东营市视察指导工作,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秋波,市委常委、秘书长田振玉等陪同活动。在东营市期间,梁步庭先后到东营泰克拓普公司、现代生态...

垦利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垦利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