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年代 为人师表初心未改

黄河口晚刊 2018-09-10 09:41 大字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老师,被亲切地称为“园丁”,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传统,“程门立雪”的故事、《师说》的名篇传颂千年。1985年,改革开放后的第七年,我国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今年今日,已经是第34个教师节。

改革开放40年,东营市建市35周年,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东营市教师为人师表、传道解惑、倾心育桃李的初心,不变的是全市尊师重教的氛围。

建市前:建有广饶和利津师范学校 解决师资培养问题

东营教育史馆的教育大事记上清晰记载着,新中国成立时,广饶、垦利、利津三县有小学709处,在校生3万余人,而教职工仅有1179人。

建市前,东营域内教育事业隶属惠民地区行署管理。随着学校建设加快,教师需求增加,为解决师资培养问题,域内先后建成广饶师范学校和利津师范学校。

自1958年广饶师范建校至今,东营职业学院教育教师学院已四迁其址,几易其名:1985年更名为东营师范学校,1990年由广饶迁址东城。利津师范学校创办于1971年,后改为利津县教师进修学校。周边地区,如博兴、沾化、惠民、北镇等地的师范学校,也成为域内师资的重要来源。

当时,域内逐步建立教师轮训制度,利用省内师范院校、教师进修学校开展脱产进修、在职培训等。各县纷纷开办师训班,培养和提高教师业务技能。东营教育史馆搜集到的老照片中有1970年垦利县、1978年利津县师训班学员合影。

1 9 7 8年,高考恢复。1977、1978年惠民地区公布重点中小学名单,广饶一中、垦利一中等中小学被确定为地区重点学校,教育教学秩序逐步恢复。1978年11月评选第一批省特级教师,利津县陈庄公社教师徐世凤入选,成为域内首位特级教师。

1983年至1999年:多种方式提升万余名教师素质

东营,作为一所新兴城市,对教育十分重视。在1983年建市之初,东营市提出了“教育立市、科技兴业”的口号,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983年10月,东营市建市,当时全市中小学教职工有11493人,教师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1984年10月,东营市召开了建市后首次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全市72名教师被表彰为东营市优秀教师。1985年9月,又召开全市尊师重教大会,表彰一批省市级优秀教师及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和个人。1988年,东营市实验小学、东营市一中等相继成立。

建市初,定向招生、委托培养成为师资培养的主要方式,东营市与有关高校签订了培养协议书。各县教师进修学校成为开展校长和教师培训的主阵地。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学历补偿教育、基本功训练成为教师培训的重点。1996年5月,全省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东营市现场会上,垦利分会场600名小学教师现场表演了基本功。

自1992年起,东营市先后与多所高校联合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校长及教育行政干部研修班,参训达700余人次。

通过教师学历补偿教育、学历提高培训为主的学历培训和以基本功训练、骨干教师培训为主的继续教育两大工程,全市教师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素质结构不断优化。

2000年至2012年:培养名师名校长 践行素质教育

为适应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培养跨世纪的教师队伍,2000年,东营市重新修改制定了教师考核办法,下发了《关于调整中小学教师考核标准的通知》,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教师考核机制。2001年8月,全市首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开始实施,8000多名在职教师参加了认定。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教育队伍,充分发挥名校长、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2006年,东营市启动实施了“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19名教师入选首批东营市名师。《“东营名师、名校(园)长”建设工程方案》规定,“东营名师、名校(园)长”建设工程以5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在全市遴选产生一定数量的“东营名师”和“东营名校(园)长”,建立全市名师和名校(园)长队伍,并将其培养成为在全省、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名师、名校(园)长。市财政每周期给予“东营名师”、“东营名校(园)长”专项补助经费。

2007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实现新突破,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中开展东营市师德建设示范学校(园)创建活动,18所中小学荣获“东营市师德建设示范学校”称号。2008年11月,全市遴选7名优秀教师在全市进行师德巡回报告,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2011年,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了《东营市特级教师评选管理暂行办法》,组织了第一批东营市特级教师评审工作,评选市特级教师30名。

2012年,为促进师资配置均衡,东营市探索推进教师流动。至2014年,408名教师到农村学校开展支教活动,250名教师到城区挂职锻炼,83名教师参加了挂职交流。根据省市对口支援工作安排,还先后选派多批援疆、援藏、援川教师。

2013年至今:师德“一票否决”

为人师表,以德为先。近年来,东营市对师德师风愈加重视,优化城乡师资配置。

2013年,东营市出台的《东营市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严肃了师德“一票否决”的纪律要求。目前,东营市将师德师风作为年度考核、职务评审、岗位聘用、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自2015年起,东营市开展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2016年起,实行在职教师补课备案制度,未按规定报批备案的,一律按违规补课严肃处理。2017年,开展了“树师德、正师风”专项治理活动。

为加大教师激励力度,发挥身边模范的带动作用,今年教师节期间,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联合开展了“2018东营最美教师”推选工作,市教育局、市教育工会开展了“东营市教书育人楷模”推选工作,共推选出“2018东营最美教师”30人,“东营市教书育人楷模”100人。

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东营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95所(不含高等院校),在校生332947人,教职工30842人,专任教师26813人。其中,省、市级以上名师、名校长、特级教师、优秀教师、教学能手4020人,占15%。东营市还出台政策,引进名师、名校长,并为教师发展搭建了平台。教师职务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不断优化,中青年教师成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主体,总体素质大大提升。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每一位老师的悉心培养。他们或许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英雄壮举,几十年如一日,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践行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播撒着知识的种子和对学生的赤诚爱心。

(记者 李红佳 通讯员 陶磊)

新闻推荐

缓解焦虑快乐入园

9月2日,为了使刚入园的幼儿能更好地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提高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广饶县李鹊镇张庄幼儿园组织了...

广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饶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