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镇“干在实处谋发展 走在前列谱新篇”系列报道之三 旧曲新编,弹出枣木杠子新声音

东营日报 2018-09-10 09:41 大字

“乡村文明树新风,移风易俗快行动,村里成立了理事会,红白公事反浪费……”不久前,在大王镇大王西村新时代文明传习所,村内的枣木杠子乱弹剧团的成员们正在排练一首新编曲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据村支书李华介绍,此曲是在枣木杠子乱弹经典曲目的基础上改编而来,既保留了原始曲目的独特韵味又充满了新的含义,使作品的内在容量和艺术境界都得到了扩充和升华。

枣木杠子乱弹俗名“小调”、“杂八调”,发源于广饶县大王镇大王西村,属于民间曲艺范畴。始创于大明初,发展于清康乾盛世,迄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枣木杠子乱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演出乐器多、唱腔独特,不易学习和继承,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曾一度陷入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窘境。

大王镇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枣木杠子乱弹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这笔宝贵的财富发扬光大,成为大王镇非遗保护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大王镇加大投入力度,在指导大王西村建设面积40平方米的枣木杠子乱弹展厅的基础上,积极拨付非遗专项资金10万元,协助大王西村新建了一处面积80平方米的枣木杠子乱弹演艺厅,并出资5万元为大王西村配备2套演出乐器。

此外,大王镇在枣木杠子乱弹传承发展上深入思考,提出了“老曲新唱”的口号。一是注入新鲜血液,在大王镇党委的帮助下,枣木杠子乱弹剧团新发展18名村内青年,确保剧团后继有人;二是扩大学习范围,组织镇内弘祥艺术团、飞扬艺术团等庄户剧团到大王西村学习枣木杠子乱弹经典曲目,如今弘祥艺术团已经可以独立演唱《对花》等多个曲目;三是唱出新时代内容,大王镇派专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文明传习等内容改编为为枣木杠子乱弹曲目歌词,并在镇、县、市级进行演出,评委与百姓纷纷点赞。

今年,大王镇作为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试点镇,选择大王西村作为第一批试点村之一。村支书李华介绍说,“上级选择我们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试点村,就是希望我们能充分发挥枣木杠子乱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化作用,传思想,传文化,传文明,把新时代的好声音唱出来,把咱农民的精气神儿弹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枣木杠子乱弹。”据悉,大王镇将大王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其村内枣木杠子乱弹演艺厅相结合,一厅多用,充分发挥传习与传承作用,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收到良好成效。(牛超群)

新闻推荐

做最好的自己

超银中学广饶路校区初一(5)班刁卓七月的风儿把我们召唤,新的集体向我们招手,我们的热情像这阵阵热浪,激情澎湃地向着期盼已久...

广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饶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