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心脏搭桥手术前的一场“虚惊”

黄河口晚刊 2016-08-02 12:16 大字
家住大王镇的李大爷今年58岁,是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脏中心的“老病友”了,7月29日,他又多了一个身份: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二例心脏搭桥手术的患者。

“大爷,您吃饭了吗?”一大早,责任护士李静就来到李大爷的病房,关切地问候。其实,这也是手术前的例行问询,因为手术之前的相关注意事项,她在昨天就已经逐条叮嘱过了。

“放心吧,吃了!”李大爷斩钉截铁地回答。

听到这里,李静却突然感觉到病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手术当天不吃早饭,这是昨天她对李大爷千叮咛万嘱咐的一个注意事项,他也答应得好好的,可怎么……

手术室已经做好了准备,专家团队也已到位,可李大爷却吃了早饭,难道现在要通知取消手术?

李静觉得自己好像要窒息了,决定再问一遍,但她刚想开口,李大爷却狡黠地笑了:“昨天晚上吃了……”

“大爷,您真是太‘调皮\’了。”在场的医生、护士们异口同声地“责备”着李大爷。

“我这么大年纪了,从来也没见过这么多人围着我,你也没问我今天早上吃没吃,我就说吃了呗……”李大爷这么一说,把在病房的儿女、医生、护士都逗乐了,病房里的气氛轻松了起来。

护士、专家团队访视完毕之后,李大爷被送往手术室。“大爷,一会儿您睡一觉,咱们的手术就完成了,您不用紧张。”手术室护士叮嘱着李大爷。李大爷笑着说:“我有什么好紧张的,都是二院的老熟人了,心脏搭桥是个什么手术,医生和护士都跟我交代得很清楚了。我不紧张……”医生护士们不禁在心里感叹:术前患者的心态如此阳光,看来平日里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有效沟通起了大作用。

“我们医院充分考虑患者诉求,在推出‘3H’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内涵,让患者\‘入院有人帮、在院有指导、出院有人送、院后有关怀’的20字方针也变得越来越细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注重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吕学玲介绍,手术对患者来说是解除病痛的手段,但说到底是一种创伤经历。多篇医学论文明确指出:围手术期患者对手术治疗结果和麻醉效果大多产生不同程度担忧、恐惧。生理上表现为强烈的应激反应,过度的应激反应导致内环境改变,出现心动过速、血压增高、呼吸急促和代谢增强,使冠脉和内脏的循环灌注减少,氧需增加及氧供减少引起的微循环障碍会增加并发症和死亡率。在这种前提之下,医患沟通、患者心理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医院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明确了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性,现在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意识到语言交流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好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才能提高其对医院的满意度。”吕学玲说。(记者 李静 通讯员 于霞) 

新闻推荐

东营市征兵体检工作全面展开

8月4日,记者从东营区人武部了解到,8月4日起东营区征兵体检工作全面启动,东营区人武部计划用六天时间对全区500多名应征青年完成体检工作。据了解,自8月1日起,东营市征兵体检工作在各县区...

广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饶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