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恢复发展生产喜迎新中国成立

黄河口晚刊 2016-07-01 12:23 大字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1948年夏秋以后,东营地区的社会秩序渐趋稳定。

完成繁重的支前任务搞好生产,恢复和发展农业、工商业、文化教育事业成为这时期的重要工作之一。

8月,渤海区行署召开专员会议,认为今后工作应以全力支援解放战争和领导群众生产为中心。这一方针的确定,给当时受战争影响的农业、工商业发展带来了希望。

当时的东营地区,棉花、花生、黄烟等经济作物被大面积种植;有技术干部指导的农场试验场、良种田、示范田等数量开始增多;妇女开始下地劳动,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各级党委、政府搞好防汛灭蝗,帮助群众搞好生产自救;组织银行贷款,救济灾民,支援农业。

1949年,渤海区共生产粮食20.88亿万公斤,上缴公粮4.1亿万公斤。其中,仅广饶县就生产粮食5702.5万公斤,不仅保证了军需,人民生活也改善了。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抵制日伪对抗抗日根据地实行的经济封锁和“囚笼”政策,以垦区根据地为中心的工商业很快发展起来。1948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重视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指示。从下半年开始,对在土改中执行的对待工商业政策上的“左”的错误进行了纠正,使各地的许多商家解除了思想上的顾虑,重新恢复经营,促进了城乡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1948年春,利津县召开商民会议。会后,全县的工商业迅猛发展,共新增商户350户。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对于繁荣城乡经济,开展支前生产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

解放战争初期,东营地区各县的中小学教育均有所发展。1946年初,山东省发布指示,要求逐步发展和建立起半日和全日班的比较正规的新型学校。同年,东营地区各县两次掀起冬学运动。

1948年9月,山东省第三次教育会议召开,确定新的教育方针,即新民主主义的,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民族的、科学的新教育。根据新的教育方针,各县区学校开始整顿,小学教育基本走向正轨。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又获得了文化上的翻身,使他们真正地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一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也开始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各县组织县学,为抽调大批干部南下和补充新干部奠定了基础。据垦利县1949年5月统计,该县从农村干部和脱产干部中提拔340人充实到县区党、政、军、群各级领导机构中。

在过去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由于革命的形势和环境险恶多变,党组织为保存、发展自己,一直处于隐蔽和半隐蔽状态。到1949年初,在全国性的革命胜利即将到来的前夕,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公开党组织的指示。

但由于种种原因,东营地区三个县公开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进展并不一致。这时,各地为公开党支部进行了针对性的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提高了思想认识,消除了顾虑。到新中国成立时,东营地区三个县委共辖区委24个、党支部810多个,有党员10800多名。

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消息传到东营地区,人民群众无不欢呼雀跃,纷纷涌向城市广场和农村街头,到处红旗招展、彩旗飘扬,锣鼓声、鞭炮声,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天外,人们荡漾在一片前所未有的喜庆气氛之中。

(记者 李怀苹) 

新闻推荐

看,报童出动……广饶县同和小学小记者走上街头体验卖报的艰辛与快乐

“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暑期刚开始,《黄河口晚刊》小记者团广饶县同和小学小记者站的小记者们,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开始社会实践活动———卖报纸了。卖报现场小记者们有什么样...

广饶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饶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