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间舞蹈传承近千年的罗汉秧歌

黄河口晚刊 2016-04-01 12:44 大字
罗汉秧歌,俗称“罗汉头”,据传距今有着近千年的历史,是广饶县稻庄镇一带流行的民间舞蹈。罗汉秧歌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夸张的造型,表现丰收景象和幸福心情,祈福“佛爷”保佑平安。

从前,人们比较迷信,求“佛爷”保佑,因而每逢年节便自动捐款捐物,用纸制成罗汉形象,戴在头上,穿上法衣,手持法器,扮演成各式各样的罗汉,并根据想象模拟出一系列“佛爷”除恶行善、普度众生的动作和姿态,这便是《罗汉秧歌》的雏形。

最早的罗汉秧歌,是让扮演罗汉者坐在小推车上,一人推车,一人拉车,走街串巷扭“十字步”。这样显得十分单调。到了清朝末年,演变成根据神话传说中的十八罗汉形象,制成各种面具戴在头上进行表演。还有一人扮成老寿星走在秧歌队的前头,领舞并兼做指挥。秧歌队进村时,老寿星在队前先说些拜年祝福之类的话,然后锣鼓响起,便开始扭起秧歌。

罗汉秧歌虽然在动作上比较简单,除了“扭四步”、“耸肩跳”等之外,就是各种法棒、兵器交手砍杀厮打动作,手臂及上身大幅度动作较少。但动作整齐,节奏明快,也扭也打也跳,既风趣又俏皮。队形常变“双串花”、“四门斗”、“龙摆尾”等。一是受地方戏曲的影响,为了增强演出效果。二是增添了一些传统故事情节,如“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猪八戒背媳妇”、“夫妻观灯”等。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形象步,动作粗犷、稳健,形象逼真,十分惹人喜爱。在表演形式上,主要是跑大圈,圈内按故事情节轮换表演。这种圈外亮形象、圈内演小戏的形式,非常活泼,适合农村群众的口味。

罗汉秧歌的表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道具的制作。因此,面具制作讲究精细。众多人物的脸谱变化多端,神态各异,善恶分明,给人以可爱、可亲或可恶之直感。罗汉秧歌的表演,不仅体现在表演艺术上,还体现在制作艺术品上,充分反映了民间艺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创造才能。

(记者 李长莲)(部分材料来自于《走进黄河口》) 

新闻推荐

广饶县丁庄镇王道小学清明祭扫 缅怀先烈

本报讯4月1日,广饶县丁庄镇王道小学全体师生来到王道村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缅怀先烈”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号声,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默哀,敬献花圈,听校...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