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儿歌何时能“荡起双桨”?

黄河口晚刊 2016-03-22 12:46 大字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耳熟能详的儿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幼年时期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伴随了几代儿童的快乐成长。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经典儿歌越来越少,旧的儿歌又无人问津,对于正在学的一些儿歌,孩子们表现不出多少高涨的热情。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这些是记者探访发现的问题。

儿歌怎么了?孩子们需要怎样的儿歌?在流行歌曲接受群体低龄化的氛围下,有哪些学校正为孩子们创编儿歌呢?

儿歌拥有辉煌历史多重因素导致低迷

3月21日上午10点30分,金水小区内一家幼儿园刚刚结束课间操,王蓉的神曲《小鸡》还在不停地“叫”着。一位附近的居民纳闷地问记者,现在幼儿园就没有什么经典儿歌了吗?

当天,是“世界儿歌日”,记者走访了多所小学、幼儿园,对于“00后”和“10后”的孩子来说,广为传唱的儿歌真的是越来越少了。这首成年歌星演唱的《小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脸稚气的儿童和低年级小学生,越来越多地接触成年人歌曲,对儿歌的兴趣越来越低。

据了解,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以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给儿童带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具有教育和涵化人性的价值功能。

运河路上的小太阳幼儿园教师李素娥有近20年的从教经验,梳理起儿歌发展的历史,在她看来,这些年来中国有很多经典的儿歌,为每个人的童年时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上世纪60年代出现了脍炙人口的《让我们荡起双桨》,70年代有《我爱北京天安门》和《闪闪的红星》,80年代有《采蘑菇的小姑娘》,90年代有《数鸭子》。

现在,小太阳幼儿园已经有200名学生,李素娥发现这些孩子嘴里哼唱的儿歌越来越少。和她一样,家长们也发现了这一问题。

曾经辉煌一时,且带给无数孩子童年以快乐的儿歌怎么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幼儿教师解释说,如今音乐教材、参考书上的歌曲,大多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之前,部分歌曲与当下孩子的生活已有一定差距。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小燕子》是一首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经典儿歌,除优美的旋律、琅琅上口的歌词外,还蕴含了对国家工业建设,对新时代的赞颂,具有超乎儿歌层面之外的价值意义。研究生毕业、热爱思考的市民张清以此举例说,现在的孩子怎么会喜欢这些儿歌,“没有心理和时代上的接近性啊!”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教育与艺术系的一位教师称,当下歌曲看重市场效应,儿歌几乎很难取得良好业绩,导致创作动力不足,音乐人很少涉猎儿歌领域。

记者采访发现,电视娱乐节目拿“小大人”当“卖点”,唱大人歌曲,形成了一种不良社会氛围,忽视年龄阶段的差异,片面认为孩子尽早成熟是一件好事,认为唱儿歌反而是低龄、幼稚的表现。

流行歌曲侵袭儿歌,家长担心孩子早熟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红红的小脸温暖我的心窝,点亮我生命的火,火火火火火。”市民贾女士6岁的儿子安安最近迷上了《小苹果》,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打开手机音乐播放器,坐在沙发上跟着哼唱这首歌,起劲的时候,甚至还会跟着节奏手舞足蹈。

不少家长告诉记者,《小苹果》《青春修炼册》《倍儿爽》等流行歌曲是孩子比较喜欢的曲目。他们担心,成人流行歌曲的歌词内容多涉及情爱,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一位孩子的家长拿歌曲《倍儿爽》举例子,“天是那么豁亮,地是那么广,情是那么荡漾,心是那么浪。”这样的歌词太过于成人化,孩子好奇心比较重,有时候真不知道该怎么给孩子解释歌词的内容。

记者发现,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人们获取信息、资源愈发便利,孩童接触流行歌曲更为方便。“家里听不到,大街上的音响也会让孩子听到。”

市心理学会的一位心理咨询师说,流行歌曲如同大水漫灌农田,不仅滋润了健壮的成年人,也影响了心智尚不成熟的儿童。

儿歌所反映的是儿童的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例如《数鸭子》《让我们荡起双桨》,内容契合儿童心智,传达友爱、团结、活泼和趣味。而成人流行歌曲多以情爱为主题,表达成年人红尘社会中的喜怒哀乐。

一位艺术培训中心的教师提到自己的观点,流行歌曲符合成年人的演唱习惯和特点,孩童模仿起来容易损伤声带。

市胜利第三中学的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翟殿军表示,现在有些流行歌曲也适合儿童,并非洪水猛兽,但也不排除有些歌曲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家长不能盲目一刀切,“学会引导,正确筛选是非常有必要的。”

创编儿歌的尝试

3月21日9点,李素娥带领幼儿园的孩子们做着早操,比划着各种姿势,背景音乐是一首叫《早上好》的儿歌。这是这家私立幼儿园在创编儿歌上的新尝试。

李素娥说,之前的儿歌是“坐着唱”,现在的儿歌则是“做着唱”,这里的“做”更多地是结合早操之类的动作,让孩子们在游戏的同时学唱儿歌以及学习知识。

以儿歌《吹泡泡》为例,“吹呀吹呀吹泡泡,吹了一个大泡泡,吹呀吹呀吹泡泡,吹了一个小泡泡。”李素娥边唱边用双手划出“大泡泡”、“小泡泡”,“孩子们在学唱儿歌的同时,结合动作他们就会明白‘大小\’的概念,这是幼儿教学的趋势。”

记者了解到,李素娥的儿歌与游戏结合的创编模式并非个例。2015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率领辖区内众多幼儿园负责人到山东师范大学接受培训,并观摩了一场儿歌游戏课。回来之后,辖区很多幼儿园都开始了这样的儿歌创编尝试。

2015年2月,东营少儿网络春晚在雪莲大剧院上演,来自广饶县稻庄镇一家艺术培训中心的小演员演唱了一首由唐诗《春晓》改编的儿歌,童声唱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格外好听。

这是东营市幼儿学校和艺术培训中心在儿歌改编中的又一尝试,影响很大。李素娥告诉记者,几天前的早操,他们就选用了这首唐诗儿歌。

不少小学、幼儿园教师还表示,要想让孩子的生活充满儿歌声,大人们应拓宽儿歌展示、推广的平台,将改编好的儿歌推上在本地有影响力的晚会,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记者 张小杰 马高超) 

新闻推荐

市实验中学2013级26班举办踏青春游亲近自然 拥抱梦想

本报讯3月26日,市实验中学2013级26班举办了以“亲近自然、拥抱梦想”为主题的踏青春游活动。本次活动由家长委员会组织,活动中,孩子们在广饶县稻庄草莓研究所亲身体验了采摘乐趣,感受春...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