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残日临近 向残疾人就业歧视说“不”自主创业代表讲述经历 东营市助残志愿者协会即将成立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根据《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就业条例》,禁止在就业中歧视残疾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同工同酬是残疾人原本被赋予的合法权利。东营市残疾人共12.1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6.65%,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5月20日“世界助残日”来临之际,本报呼吁社会为处在困境之中的残疾人送去理解和尊重,鼓励残疾人朋友自立自强、相互帮助、冲破围墙。
就业遭歧视,他们历经波折
今年4月份,韩先生到东二路给一家饭店看车,和他一同工作的是一名身体健康的小伙子,韩先生则因小儿麻痹症留下了腿部残疾。两人的工作时间、强度相同,但一个月后发工资时,老板发给小伙子3000元,只给了韩先生1500元。
这已经不是韩先生第一次遭遇歧视对待。在此之前他应聘工作,一位招聘人员明确表示拒绝,“我们不用残疾人”,“你的档次太低,达不到一流水平”。韩先生感到尊严受到了伤害,但“有苦说不出,只能忍气吞声。”
和韩先生相同,王明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在淮河路经营着一家家电维修部,生意红火。他因为求学路上被拒之门外才选择了自主创业。中学毕业时,王明成绩靠前,看着身边健康的同学都选择升学,王明也在考虑自己的出路。
王明说:“我成绩不错,也肯吃苦,还是想靠上学找出路”,他心里有个坚定的读书梦。他考上了职高,三年苦读下来,升大学时却被取消了名额,原因是身体不过关。不能进大学的王明哭着骑车回家,一夜失眠,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身体残疾带来的障碍,“我知道我的升学路走不成了。”王明说。
迢迢创业路,有苦更有甜
1998年,王明在市残疾人培训学校积累了家电维修经验,开始准备自主创业,租店的2000元资金还是妻子回娘家借的。十多年时间,他在家电维修行业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客户东至虹光码头,西至龙居,北至河口,南至大营,甚至博兴的纯化、道口等地。采访中记者发现,他待人热心、真诚。
2006年,胜园社区的一位大娘到王明店里修电视机,他得知大娘的儿子车祸身亡,独自供孙子上学,于是为大娘免费维修。“我知道大娘家里出了事,这个钱我不能要。”同年,筑金公司的一位师傅调到了青州,家里的电视坏了也给王明打电话。“我一听青州这么远,在当地找人修不就行了?”但师傅执意说:“我就找你修。”并托人把电视机从青州带到东营,王明明白,是信誉和技术为他赢得了更多机会。
在自主创业这条路上,王明并不孤单。同样因小儿麻痹症留下残疾的杨建林,现任广饶县绿生酿造厂厂长,创业初期条件艰苦,无论冬夏他都睡在大厅里,体重骤降20斤,但他一直坚持,如今他的公司拥有固定资产200多万元,年产值达到500多万元。
今年62岁的吕林岩现任利津县明集希望农业服务中心总经理,公司固定资产达到百万元,他的企业多次被授予山东省“优秀农资经销企业”和“消费者满意单位”,回顾迢迢创业路,吕林岩说:“作为一名残疾人,确实付出了比健全人更多的汗水和眼泪”,他深知残疾人的苦,于2006年创办了“利津县残疾人致富协会”,帮助更多残疾人走上致富之路。
向歧视说“不”,我们在行动
平等就业、自主创业、依法维权……为争取一份平等、美好的生活,残疾朋友可寻求市残联和社会公益部门的扶助。
市残联权益部马主任介绍,市残联将通过定期邀请专家做辅导报告、举办专题培训、选送残疾人进入高校培训等方式,为残疾人提供更多提高素质的机会。每年将免费培训残疾人3000名以上,通过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岗位比武等方式,培养造就50名“残疾人才艺之星”。在重度残疾人中,东营市阳光残疾人家居服务中心的服务人员会上门为残疾人整理卫生、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在轻度残疾人中,拟建立残疾人就业创业项目库,培养扶持400名残疾人自主创业,宣传表彰50名艰苦创业、奉献社会的“残疾人创业标兵”。
此外,据残联工作人员介绍,为残疾人提供帮扶的“东营市助残志愿者协会”拟于5月底至6月初正式注册成立,残疾人也可加入“10分钟残疾人维权网络圈”,拨打残疾人法律咨询热线8081890,通过法律渠道为自己维权。
采访结束时,大明家电维修的王明委托本报告诉广大残疾人朋友:“我也自卑过,悲观过,但人这一生不能沉浸在悲观之中,我们并不孤单,对于生活,我们永远抱有希望。”(记者 李晓琳实习记者 王颖超)
新闻推荐
“树越挪越死,人越挪越活,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6月4日,记者来到文汇小区“海鲜大哥”李新东家中,一提起自己的创业之旅,李新东说出了这样的话。坚持不懈是创业的“基石”李新东是广饶县丁...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