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市民晒“首月工资条”年代不同,市民对待工资的观念正在转变
50后:工资上交补贴家用
采访对象:王先生,59岁,国企后勤工人第一个月工资:30.4元用途:主要用于家庭开销
王先生在70年代末到了广饶县一家国企工厂做后勤,第一个月的工资是30.4元,一个月上28天班,外加15天的夜班,逢年过节一旦发点福利,还要从家里往单位贴钱,用他的话说,“一个月的工资仅够一家人的生活花销,一到春节连买年货都不够。”
王先生有两个孩子,孩子上学占一部分开支,第一个月的工资几乎全部用于日常生活。“那个时候,从村里到县城还没有公交车,上下班都是骑自行车,记得第一个月领到工资,全部交给了妻子补贴家用,口袋里连一分钱都没剩下,半路上车子扎了带,连修车的钱也没有,硬是扛了一路,到家时天已经黑透了。”王先生告诉记者,“当时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花在了家庭的吃穿上,猪肉0.7元一斤,给孩子买一件衣服也在10元左右,光油盐酱醋米就花去大半儿,一个月的工资几乎剩不下。”
【点评】 50后是生活相对贫困的一代人,那个年代不仅物资匮乏,而且人们的消费意识也非常单纯。所以,当领到第一份工资基本都是补贴家用了,很少有花在自己身上的。
60后:大半交给父母保管
采访对象:刘先生,40岁,乡镇代课老师第一个月工资:60元用途:攒起来
刘先生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班的,从部队退伍后,被分到了乡镇做一名初中代课老师,第一月的工资是60元钱,当时,这样的工资相对较高了,再加上在乡镇的消费比较低,几乎没有很大的开支。“当时的单位只有机关、学校、工厂等,因为是代课老师,工资会比正式老师略低一些,第一个月的工资基本上全部存了起来。”刘先生说,“那个时候已经有了羽绒服,记得母亲出差,为我买了一件羽绒服,120元钱,整整是我两个月的工资。”
刘先生表示,“第一个月领到工资特别兴奋,但还是想让父母高兴一下,50元给了父母,自己只留了10元,也就买些吃的。当时在乡镇买一件衣服要花20元左右,其他的消费要相对低一些,当时还跟父母在一起生活,如果衣服不缺,基本上就可以把工资存起来。”
【点评】 上世纪80年代,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还不是很发达,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不过,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也不像今天这么大,大学毕业生和普通工人的收入也就相差20元钱。
70后:基本用于日常生活
采访对象:李女士,35岁,印染厂花色设计师第一个月工资:1500元 用途:指甲油、衣服,请客
李女士2002年大学毕业,在一家印刷厂做画色设计,第一个月的工资是1500元,包括1200元的基本工资和300元的生活补贴,当时由于是实习期,所以没有绩效工资。“工作后的工资基本用于满足自己的一些小愿望,比如买一些自己喜欢的衣服、化妆品,请朋友吃顿饭等等,当时还年轻,在日常生活的消费上也没有很周密的计划,多半是缺啥买啥,看上啥买啥。基本上不用父母再承担我的生活费了,而父母也都有工作,在生活方面基本不要我的工资,所以工资全部由自己来支配。
【点评】 80年代大学生工作是分配的,90年代的大学生虽然不分配,也是双向选择的。当时的毕业生第一个月的工资还可以拿来“挥霍挥霍”,比如同学聚餐,给自己买辆自行车奖励一下等等。当时时兴跟风、追星,70后一些爱美的女士也往往会把工资花在打扮自己上,但却与现在的80、90后有着根本的区别。
80、90后:“还贷族”PK“月光族”
采访对象:80后杨女士90后李先生第一个月工资:杨女士2000元 李先生2800元
用途:杨女士还房贷李先生上网、聚会、健身
80后结婚大军逐渐收尾,90后毕业生陆续踏上工作岗位。
今年28岁的杨女士提起自己的第一个月工资,不仅感慨万分。“我2003年大学毕业,2005年在东营与男朋友一起买了一套100余平方米的房子,为了上班方便我又换了个新工作,记得当时第一个月的工资是2000元,大部分用于还房贷了,生活费基本也是靠两个人之前攒下的积蓄来维持。”杨女士无奈地说。
90后的李先生则热衷于网络游戏,而且喜欢追求时尚的生活方式,每周末都到健身俱乐部锻炼,这也成为他工资的大额支出部分。“工资就是用来消费的,况且我们还很年轻,如果想赚得多,首先得先会消费,我觉得消费理念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非常重要,说白了就是要会理财,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到时候我们自然会由‘月光族\’来一个大转变的。”李先生对于自己目前的开支状况相对乐观。
【点评】 80、90后的大学毕业生基本都是高薪酬、高消费、高压力,“还房贷”显然已经成为80后的主旋律,而90后的个性不羁也完全迎合着高消费的快节奏,这两代人消费观念不同,但却又有类似的地方,关键是要做好理财计划,才不至于陷入工资不够花的“尴尬”地步。(记者 黄海霞)
新闻推荐
66岁油田退休职工立遗嘱捐献遗体去世后,其眼角膜等器官将移植到其他患者身上,遗体将用于医学科研
“这个想法我向家人灌输了5年,今年他们终于同意并签字了。”记者找到张建荣时,她正在长途汽车总站等一班18日12时到北京的汽车,“最近眼睛不大舒服,去医院看看。”66岁的张建荣是胜利油田的...
广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饶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