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绵延半个世纪的乡梓情缘

黄河口晚刊 2011-09-08 23:29 大字
王月兰(右)拉起曾经的邻居隋言芹的手,亲热地问候。 (记者 李静 摄)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曲家村村民向灶户王村村民恭送牌匾:援手结友谊,情深五十年。 (记者 李静 摄)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户王村村民早早地在村口等候曲家村村民到来。(记者 李静 摄)

" class="group1"target="_blank" >半个世纪前的一次“小移民”和宽怀接纳,让东营区史口镇曲家村村民和广饶县大王镇灶户王村村民结成了兄弟般的深情厚谊。五十年后,曲家村部分老村民怀着深深的感恩之心,重新踏上了那片曾经生活过的故土,那是被他们称作第二故乡的灶户王村。

曲家村老村民要“回家”

8月27日晚,东营区史口镇曲家村81岁的老党员王月兰一夜都没睡好,她躺在床上一个劲儿地翻身。朦胧中,五十年前她带着年幼的儿子在广饶县大王镇灶户王村生活的片断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眼前。“自打回来就再也没回去过,一晃就是五十年了,这日子过得真快呀。”王月兰禁不住感叹。

天刚一亮,她就赶紧起来了,像往常一样梳头洗脸收拾停当之后,简单地做了点饭,可是今天,却怎么也吃不下。她喝了几口稀饭就把碗放下,早早地打开院门向胡同口张望:“永峰咋还不来呀?”在这个早上,王月兰才觉出时间过得真慢。

七点整,王月兰终于盼来了村支书曲永峰,“你怎么这么晚才来呀?”这个一辈子性情温婉的老人有些不满地埋怨起村支书来。“咱不是说好了七点来接你吗?没晚呀!”曲永峰似乎听出了老人的焦急,而这时,王月兰倒有些不好意思了:“你没来晚,是我心急。”说完,她笑着上了车。

2011年 8月 28日上午,天空飘着丝丝小雨。东营区史口镇曲家村的村干部和部分村民代表共十几人坐上了通往广饶县大王镇灶户王村的专车,他们大多是在五十年前到灶户王村生活过的村民代表。因为受人数限制,村民曲植勤未能成行,看着即将动身的乡亲们,他的情绪有些低落:“我也很想回去看看,这么多年了,经常做梦梦到小时候在灶户王生活的事儿。”

为了这次“回家”,曲家村前任村支书曲玉彬在一年前就开始张罗,许多村民都想重回曾经生活过的灶户王村看一看,当面感谢当年的收留救命之恩。“就像回另一个家一样。”王月兰说。“是啊,没有灶户王村的村民接济咱,咱们这些人可能早就饿死了。”曲玉彬说。

大灾年逃荒到大王灶户王成了新家乡

如果时光倒转,回到1961年的曲家村时,场面肯定惨不忍睹。由于天灾造成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曲家村几百口人面临着被饿死的危险。在政府的统一协调安排下,1961年农历九月初六,曲家村部分村民被安排到大王镇灶户王村,成为灶户王村的“新社员”。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被安排到灶户王村的村民共有47户149人,大部分是妇女、孩子以及体弱多病的男子。那一年,王月兰30岁,她带着年仅5岁的儿子跟着大伙儿一起来到灶户王村。“那个年月,自己饿死不要紧,关键是要让孩子活命啊。”王月兰说。

“我那年虚岁十七,跟着父亲步行来到了灶户王。”曲家村前任村支书曲玉彬说,他清楚地记得,他们辗转来到灶户王村后,被村里安排到村民王德志家东邻的一个院中,“当时,村里早就把所住的房子和吃的用的都准备好了,隔几天村干部就来问问还缺啥,还有啥需要他们解决的,对我们是真关心啊。”回忆起那段岁月,曲玉彬依然很动情。

曲家村的一百多户村民来到灶户王村的时候马上就要秋收了,面对新来的一百多口“新社员”,灶户王村的村民把长满庄稼的土地进行了重新分配,“俺们来到灶户王就吃上了他们伺候了大半年的庄稼,他们是真把我们当兄弟待。”曲玉彬说,他们人人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个头”到了灶户王村,村民们没人把他们当成“要饭的”,而就像亲兄弟一样。

在灶户王生活的三年时间里,来自曲家村的这些“新社员”也感受到了被尊重的感觉,他们不仅与灶户王村的村民同吃同住、一起下地劳动、一起领东西、挣相同的工分,有些表现突出的村民还被提拔重用,其中,曲希英就因为劳动积极肯干被提拔为打谷场场长。“我记得刚到灶户王村时,正赶上村里刨地瓜,以前我没刨过地瓜,村里人就教我怎么刨,学会了以后,我跟着他们连刨了 42天的地瓜。”王月兰说,当时就想凭力气干活,多挣工分养活儿子。

随着生产和生活的恢复,从1963年开始,生活在灶户王村的曲家村村民逐渐回迁,其中最晚迁回的是1964年6月回到曲家村的曲疏淮一家。“想想那几年,真是从人家的嘴里夺食吃啊。”在灶户王村生活过的曲家村村民,想起五十年前的恩情,依然是满心的感激。

今日重返灶户王忆苦思甜谢街坊

28日上午10时10分,曲家村十几位村民来到大王镇灶户王村村口时,村干部和老少爷们早已等候在村口了,一条写着“热烈庆祝曲家村民进住灶户王村五十周年”的红色横幅显示出灶户王村村民对曾经的村民的亲切问候,曲家村村民恭献的一块写着“援手结友谊,情深五十年”的牌匾上,另外两行竖写的文字也真实地表达了曲家村村民的感恩之心:铭记当年桑梓义,永续今朝兄弟情。

“变了,不是原来的样儿了。”66岁的曲钦灿拉着60岁的王家庆的手,走在灶户王村新修的混凝土路上,连连感慨。“可不是嘛,五十年过去了,村子早就大变样了。”王家庆说。

曲钦灿当年来到灶户王村时正好十六岁,自从离开就再也没回来过,“脑海里经常翻腾的还是走时的模样,没想到现在变化这么大呀,这是前街还是后街?”“这是中街。”“我记得当年我住的院子旁边有个大湾,现在还有吗?”“大湾早就填平了,我带你去看看那个老地方吧。”曲钦灿和王家庆一问一答,两人的手紧紧地拉着。他们用小名称呼着对方,而此时他们的脑海中,浮现的肯定是对方儿时的模样。

王月兰一下车,就被上了年纪的人围住了,“你年轻的时候长得真俊啊,怎么现在也成了小老太太了?”村里与月兰一般大的妇女握着她的手调侃,“咱们不都成了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了吗?”王月兰也笑了。

看到有些陌生的曲家村村民,灶户王的村民着急地询问着自己认识的人的名字:“谁谁谁来了吗?”“他来不了了,走了六七年了。”“是吗?唉!”这些看似平常的对话,掩去了半个世纪的沧桑。

曲家村的村民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物来到五十年前的老邻居家看望,大家聚在一起谈论着五十年来的变化,不由得唏嘘过去的艰难和今日的富裕。

王月兰说,没有灶户王村村民的帮助,就没有她如今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她来到五十年前曾一起下地劳动的王玉林家,硬是塞给王玉林7岁的小孙女50元钱,“别嫌少,让孩子压岁。”

66岁的曲术华则说,在灶户王村生活的三年时间,他不仅解决了温饱,还学到了一手受用终生的技艺。

原来,灶户王村一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村民们经常在农闲时节打鼓拉弦唱起传统戏曲——— 吕剧。曲术华刚到灶户王村时,从小喜爱艺术的他就被吕剧乡土化的唱腔吸引了。他先是师从老艺人王德志学打鼓,之后又向时任惠民地区吕剧团副团长的王永昌拜师学习坠琴,长大后,有着深厚艺术功底的他到垦利县吕剧团参加了工作。六年前,他从垦利县吕剧团团长的职位上退休后,经常抽空回灶户王村为村民们表演曲艺节目,“没有灶户王村,就没有我这辈子靠着吃饭的技艺。”曲术华说。

话短情长,再难得的相聚也有分开的时候。临行前,63岁的曲同芹望望灶户王村这些善良的乡亲们,又忍不住用手擦擦泪。

村民们互相约定,今后一定让孩子们延续他们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让曲家村和灶户王村在五十年前结下的情谊永远续写下去。曲术华即兴作诗一首,也真切地表达了两村村民的心声:“艰难岁月援手伸,南北相牵手足亲;朝闻钟声田间作,暮听哨响粮菜分。主客同饮甘泉水,新老共话故乡音;王曲半世桑梓情,世代永结姊妹村。”(记者 李静)

新闻推荐

牵挂是一根线广饶县街道颜徐学校八年级一班 耿惠苹

人世间有这样一种美好的情感,这种情感犹如一根线,连接了生活中的你我他,连接了世界的角角落落,它能让亲人的情感更加亲密,朋友的友情更加深厚,陌生人心手相携、同舟共济、荣辱与共,这种情感就是牵挂...

广饶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饶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