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会英:理发工作室设在敬老院□她,一位普通的乡村女理发师 □她,义务为敬老院老人爱心修剪14年 □老人们说,“这妮子就像俺的亲闺女”
她开了一间名叫“爱心”的理发店,每个月都上门为镇敬老院的老人们义务理发。这凝聚了爱心的修剪,一剪就是十四年。
她,就是广饶县李鹊镇安里村的田会英。
“这妮子就像俺自家的闺女”
4月18日,当田会英再次来到李鹊镇敬老院,打开朱院长专门为自己设立的理发工作室时,听到动静的老人就互相招呼着走了进来。“妮子,这个月你咋来晚了?家里有啥事吗?”李大娘关心地问。“没啥事啊,前两天风太大,就晚来了两天。”田会英一边做着为老人理发的准备,一边回答着老人的问话。“你没来俺们还惦记着哩。”李大娘说,“这妮子,就像俺自家的闺女一样。”
可不是嘛,关心和惦记是相互的。田会英14年里连续为敬老院的老人们免费理发,他们之间的情谊,真得就像是一家人。
1997年,田会英学习了理发手艺后,就在娘家赵四村开了一间理发店,她别出心裁给理发店取名“爱心理发店”。
有一次,一位满头白发的聋哑老人来到她的理发店,“咿咿呀呀”地比划了半天,田会英才明白老人想理发。看着老人着急的样子,田会英赶紧给她洗了头,一刀一剪地修理老人有些蓬乱的白发。二十分钟后,利落的短发让老人就像换了一个人,老人又“咿咿呀呀”地向田会英竖起了大拇指。
而就在这时,田会英却想到敬老院里肯定有更多老人想要理发,“我还不如给他们上门理发呢。”田会英想。
第二天,她就骑着自行车,带着理发工具来到镇上的敬老院。说明来意后,老人们高兴得不得了。看到老人们高兴的样子,田会英就下定了坚持给老人义务理发的决心。
“当时很后悔应该早来几天”
敬老院的老人年龄不一,身体状况也不一样。其中有的大小便失禁,有的智障,有的连胡子都要她给他们刮,但田会英从没嫌弃过他们。“一个月给他们理一回发,他们干干净净的,我心里也舒坦。”田会英说,她的父母去世早,享受不到她的手艺,她就把这个手艺让敬老院的老人都享受享受。其实,在心底里,她已经把这些老人当成了自己的父母,“人都有老的那一天,等我老了,要是也有人这么对我,我也会很高兴。”
为老人的身体着想,田会英还制定了一个理发时间表,夏天早上理发,因为早晨比较凉爽,老人不会觉得热;而冬天就中午理发,中午气温高,老人不会觉得凉。
田会英就是用这样的细心体贴着每一位老人,但有件事她却一直很后悔。那是去年的一天,她给大多数老人理完发后,院长告诉她还有一位卧病在床的老人也需要理发,她便来到了老人的住处。
这位老人常年瘫痪在床,看起来精神很不好。田会英把电剃刀插到电源上后,却发现电剃刀“失灵”了。检查后才发现,老人居住的房间电源插头出了点故障,“大爷,今天咱先不理了,过几天我拿着手动推子来给你理发。”
回到家,田会英因为家中有事耽搁了几天,当她拿着手动推子来到敬老院准备为老人理发时,院长却告诉她老人已经去世。“当时我是真后悔呀,要是我早来几天就好了,也能让老人干干净净地走。”
“大家都这么干才好哩”
寒来暑往,十四年过去了。
这期间,田会英嫁到了安里村,又生下了儿子,可她一直坚持着每月去敬老院给老人们理一次发。
现在,敬老院里的老人从当初的八九十人增加到一百二十多人,田会英理发店里的费用由过去的二三元涨到五六元,有人建议她算一算这些年为老人们理发少收入了多少钱,她却说:“算那个干啥?俺虽然不富裕,可也不去较那个真儿。”
在当地,田会英这个名字经常被人们提及,也有其他会理发的师傅到敬老院为老人义务理发,可这些老人还是最盼着田会英来,“不为啥,就是跟她熟了。”
当听到有其他的好心人来给老人理发时,田会英都会嘱咐老人:“谁来理发你们都高兴地让人家理,大家都这么干才好哩!”(记者 李静)
新闻推荐
东营市首位公务员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5日赴济为北京一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200毫升 目前已回东营
“欢迎我县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功回来。”5月11日,广饶县为东营市国家公务员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第一人刘河令举行了欢迎仪式。继汪凯为大学生村官张广秀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后,东营市刘河令再...
广饶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饶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