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加工企业 解决药材销售难 7大产业支撑乡村发展

华西都市报 2019-07-09 06:07 大字

汽车开进元古堆村村道,远远便能看见一栋白色的厂房,高高矗立在村里的学校旁。这里是元古堆村引进的中药材加工企业,占地达到20亩。“引进这家企业,又让村里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上了一个台阶。”4月7日,安应东告诉记者,元古堆已经从传统的农业村提档升级,除了传统的药材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外,还新增了光伏、乡村旅游等产业,现在共有7大产业支撑村子发展。

中药材加工厂落地

村民销售中药材不出村

元古堆村村主任郭连兵介绍,2013年前,村里的百合种植不到200亩,现在已超过1500亩。通过几年的农业培训、技术员田间指导,村里种植药材的种类,从百合扩展到当归、黄芪、党参等多个品种。“能够得到这么快的扩展,归根结底还是销路通畅了,村民赚到了钱。”郭连兵回忆,以往村里的药材种出来,一般都会等着药材贩子上门收货,价格压得比较低。卖了不甘心,不卖又怕放久了腐烂,血本无归。郭连兵说,为了解决销售问题,保护农民利益,村里引进了一家中药材加工公司。该公司投资4000万元,建成了占地20亩的中药材加工厂。“村民收获的药材,可以随时卖到公司里,不出村子,就能实现产品销售,村民们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郭连兵告诉记者,该公司还为49名贫困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帮助他们脱贫。

建成全县首个村级光伏电站

收益支持贫困户发展

元古堆村海拔2400多米,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具有发展光伏产业的先天优势。2015年起,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河北、安徽、山西等6省区的30个县开展光伏扶贫试点。2016年,渭源县成为光伏扶贫的项目县。元古堆村利用村级光伏电站财政项目资金160万,加上企业投资的80万元,建成300千瓦光伏电站。自2016年6月16日起,建设在山岭上的光伏电站开始并网发电。据介绍,2016年底,电站运行198天的上网发电,收益21.2万元,村集体分配到收益11万元,2017年4月份进行第一次分配,收益中2万元归村集体所有,9万元用于带动村里30户贫困户发展产业,每户获得光伏扶贫资金3000元。2018年6月,光伏电站的收益进行第二次分配,60户获得发展资金,每户3000元。“这些帮扶资金,分配对象是公益岗位、脱贫攻坚优秀村民、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学因病因灾返贫的。”元古堆村村主任郭连兵介绍,村里还通过种养殖大户,为这类型群众提供就近务工的岗位,保障他们收入的持续性。引进加工企业解决销售难、光伏发电收益支持村民发展,只是元古堆村7大产业中的两个典型案例。2018年底,元古堆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过一万元。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田雪皎

渭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