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的强力引擎 定西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依托定西扶贫惠农资金监管网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定西日报 2019-07-04 08:49 大字

□王学武乔天倩

今年以来,全市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2件,问责党员干部83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1人。

这是定西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依托定西扶贫惠农资金监管网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向全市人民交的一份成绩单。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扶贫惠农政策和资金不断向贫困地区倾斜,一些地方由于政策落实不公开、不透明,给个别党员干部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干部弄虚作假、吃拿卡要、虚报冒领,在资金发放审核环节不担当不作为……

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乱象频发,让好政策变了形、走了样,不仅使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大打折扣,而且严重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老百姓之所以痛恨那些违纪违法干部,主要是因为他们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了“吞噬”百姓利益的工具,侵占了贫困群众的“救命钱”。”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党振江认为,信息的不公开、不对等是造成一些基层干部肆意妄为,在惠农政策落实过程中敢于“暗箱操作”的主要原因。

如何积极探索实践加强对扶贫惠农资金监管的有效实现形式,加快破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聚焦整治扶贫民生领域存在的“乱象”,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已成为摆在市纪委监委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

今年1月,在七县区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市纪委监委乘着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东风,在福州市纪委监委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监督”的手段,建成了定西扶贫惠农资金监管网,将政府补助的各项资金一次性、无遗漏、全程可溯地“晒”在阳光下。

据了解,该网站将补助对象的姓名、资金发放时间、发放金额等群众最关心的信息“晒”到网上,并通过设置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触摸查询平台等四种方式查询,群众手指轻轻一点,就能很快查到自己的惠农资金详情,还能查到他人享受的每一笔补贴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实现了人查钱、钱查人、互相查,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以前只知道自己账户上能收到国家发放的一些补助款,但具体是啥钱、该领多少,自己心里一点也没底。而且当看到有些补助别人有而自家没有,心里不由对干部产生怀疑。现在上定西扶贫惠农资金监管网一查,发下来的是啥钱,为什么有些补助自家没有,一看清清楚楚,心里敞亮得很。”渭源县北寨镇陈家渠村村民魏炳珍指着定西扶贫惠农资金监管网上晒出来的补贴信息,畅快地告诉笔者。

定西扶贫惠农资金监管网自上线运行以来,已公开公示全市2017年以来扶贫惠农资金信息1100万余条,涵盖扶贫惠农项目73类,惠及146万余人,涉及资金100亿多元,累计查询量突破3400万人次,达到了全市总人口的11倍。

随着脱贫攻坚进程不断推向深入,农村群众的生活条件普遍得到改善和提升,他们自觉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和积极性也得到大幅提高。

“建设定西扶贫惠农资金监管网的初衷,就是为了最广泛地把“监督”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避暑纳凉来甘肃就对了甘肃省三市一县进入“2019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榜单

陇上旅游平凉崆峒山据每日甘肃网消息记者日前从省文旅厅获悉,日前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等主办的201...

渭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渭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