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春日的渭源走过

定西日报 2019-03-18 08:48 大字

□吴小平

前不久,一位同事的祖母仙逝,在老家渭源治丧,单位派遣我们五人作为代表奔赴渭源吊唁,这也就促成了我的第一次渭源行。也正因为这次吊唁,我才得以亲近这片由渭水滋养的令我心神向往而又魂牵梦萦的热土。

渭水在《山海经》和《水经注》里,就是一条著名的河流。诗仙李白曾仰天长啸,发出了“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的慨叹。而这一次,我无比接近渭水,却仍不能见识到它的美丽风貌。但是能够踏足渭源,已了却一番心愿。

渭源,顾名思义渭水之源,因为渭水发源于境内鸟鼠山而得名。

有山有水,这是渭源的骄傲。

当汽车高速行驶在通往渭源的大道上,映入眼眸的是远处隐隐约约高高低低的群山,而那最远最高又影影绰绰的山脉依稀是雪做的,却又没有雪那般白皙,好像是雾,蒙蒙的。我们都在猜想那是莲峰山?首阳山?还是太白山?莫衷一是,也不做深究,因为它像雪又像雾姑且称它为雪雾山吧。它比附近的山要高大得多,雄伟得多,像一位父亲展开双臂环抱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巍巍然静立在云下,令人心生向往,喟叹不已!

进入渭源县城的时候,我们一行五人都不约而同地赞叹起了渭源的街道,道路两边没有停靠一辆汽车,当然也没有划停车位,整个街道显得干净整洁宽敞明亮了许多。行驶在老君山文化广场前的大街上,我们有意放慢了车速,缓缓前行,得以欣赏广场的雅致韵味,如画风景。一位同事说到“渭源人有秩序,会享受”,我表示完全赞同,因为一切高尚的享受都源于井然的秩序,这无可厚非。

车载导航指引我们向着目的地继续前进,渭源也在我的眼前如美轮美奂的画卷般展开。终于,高楼林立之中,横跨渭水两岸的渭源县灞陵桥惊艳登场了,此时此刻,我想起了自己写的一首诗《朋友,请走进我的家乡定西》,诗中写道,“假如你在夏天来/也不必担心被烈日灼伤/灞陵桥的风会吹干你额头的汗珠”,这是对灞陵桥的歌颂,灞陵桥终于得见,甚是欣慰。

蜿蜒曲折的山路十八弯,弯弯处处都有人家,有田地,有树木,水泥公路铺在群山之中,串联起山那边和山这边的渭源人民,好比给大山戴上了可敬可亲的围巾,温暖舒适而又实用大方、得体自然;远望又如飞天的丝带,缥缈华丽如梦似幻。而渭源似乎是最早被春天眷顾的城市,满山的植被已经有了绿意,装饰着渭源大地上的雅致林壑。

打春日的渭源走过,顿觉情意温暖,似有无限柔情涌上心头。

我暗自思忖:渭源,我还会再来。

新闻推荐

定西:“三变”改革激活农村一池春水

本报记者郭建设杨晓军初春时节,乍暖还寒,但广袤的农村大地已经迸发出勃勃生机。在渭源县路园镇大路村蔬...

渭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