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华渐退画意浓——张发俭中国画作品赏析
张发俭
汉族,1969年生于甘肃省渭源县,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供职于金昌市文化馆、金昌画院画家,曾就读于中国美协首届中国画创作高研班,中国美协中国画创作室画家,现就读于水墨家园陈钰铭三年创作研修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06年作品“春去春回”获“黄河壶口赞”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优秀奖;
2008年作品“春雷”获“和谐家园”全国工笔展优秀奖;
2009年作品“春晴远山静”入选“2009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0年作品“老家素描”入选“激情盛会·翰墨流芳——第16届亚运会全国中国画展览”;
2010年作品“雷声初闻雪未尽”获“第二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优秀奖;
2010年作品“山似屏风静”获“和谐燕赵,红色太行”山水画作品展优秀奖;
2011年作品《桃花开尽梨花开》获大痴情缘——纪念黄公望中国山水画展优秀奖;
2012年作品《且待静时闲》”入选“2012全国中国工笔画展”并被收藏;
2013年作品《岭南早春》入选“墨韵岭南”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3年作品《晚装初梦》入选“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出版有《中国当代名画家艺术研究——张发俭工笔花鸟画艺术》。
今日画坛,有才华、有创意的后期之秀,接踵而至,人才辈出,中青年山水画家、花鸟画家犹如群雄纷呈,引人惊羡。一方面,是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为他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条件;另一方面,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潮,给他们带来取之不尽的“选择性”。青年画家张发俭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近年来,随着潜心研究与面壁思索,他创作了一批工笔花鸟作品,对生活的悉心理解与明锐观察以及娴熟的技法与主观的形式处理,来表达他独特的自然观与艺术观,使他的作品以一种蓬勃的活力与清新的气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张发俭不善言辞,不喜交际,性格内向,却使他赢得了许多时间沉浸于工笔画花鸟的推陈出新的创作中。吃透了前人绘画的真谛,张发俭把眼光重新放回到大自然中去,以自然为师,以花鸟为友,朝夕观察。写自然之美,传花鸟之神。在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难能可贵的真实,一股描写大自然原始生命状态的山野之风扑面吹来,既不像宋人院体那样富丽工整,也不同于八大山人画面的清奇冷峻,又不像扬州画派的傲然狂怪,而显得格外朴素明净、清理秀雅,画中极富情趣的鸟虫之间、花叶之间、花鸟之间乃至枝条与枝条、叶片与叶片、花朵与花朵、鸟禽与鸟禽之间,都共同地展示出造化所赋予的千种风姿与万般风情,也体现出千差万别与各自风采的个性差异。
张发俭的工笔花鸟画,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蕴含,体现为艺术与生活、艺术与人类交错作用而形成的丰富性,使这一亘古以来的画种焕发出一种全新的魅力。它们或清新淡远,或高洁秀美,或浑厚古雅、或朴拙自然,应该说,张发俭摆脱了传统套路的束缚,立足于工笔花鸟自身美感的发挥与拓展,创造了一种更具主观意识、质感与流动感的诗情空间,充分表达了画家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怀。
存在骨子里的天分和后天的勤奋,是作为一名艺术家所必备的两个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再有适合艺术家从事创作的环境以及促使其艺术风格产生质的变化的契机,那么这位艺术家肯定会以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而显现出来。
我所认识的青年画家张发俭是具有上述特征的艺术家。
崇尚自然,重视写生,是张发俭花鸟画的重要特色。他在掌握了工笔画的传统技巧后,坚持对生活的深入与观察,数十年如一日地画写生,去体味花鸟的生命节律和本质规律,捕捉形象的神韵,揣摩生长的奥秘,并找寻生活中最能令人们生感性生动的审美意象。进而在大量积累素材的基础上,把物象提升为心象,把自然形象转换为艺术形象,最终纳入现代人审美意识之中。由此张发俭的工笔作品摆脱了传统套路的束缚,始终以一种澎湃的活力与清新的气息引起人们的关注,受到广泛的好评。
这种清新气息,又是一种充满生机的活力。花木、鸟禽本来就是活物,原有着繁茂的长势或勃发的生气,在这里经过画家的强调的夸张,它们所体现的生命力更现旺盛。活波的麻雀、恩爱的鸳鸯、散放的山羊、结伴的鹌鹑,都以其天真和雅趣充分显示了蓬勃的生机;还有那些赏心悦目的玉兰、疾风中的劲草、茂密茁壮的树木、阿娜多姿的细竹,或清逸淡远,或高洁秀美,或质朴古雅,张发俭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和极强的表现力,善于体察并撷取对象所固有的生机,而且易于使用或淡雅或浓重的色彩将其强化,自觉不自觉地在对象中注入自身的情感以及对生活、对未来的理想和信心。工笔花鸟在张发俭的笔下是简洁明快的,都共同展示出造化所赋予的千种风姿与万般风情,也体现出千差万别与各自风采的个性差异,分别联结着审美心理的许多层面。
张发俭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很年轻,在短短的、不算长的画画时间里,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展览并获奖,这是对他专业的肯定。我为他——曾经睡我上铺的兄弟,感到由衷的高兴,相信他会稳健地、这样一直地走下去,走入他的理想天地。□贾德江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一名男子以帮助他人购买经济适用房为由,先后与多人签订了购房协议,后利用其伪造的经济适用房准购证及缴费通知单,骗取多名受害人房款总计约160余万元后下落不明...
渭源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渭源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