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义不容辞的担当——副省长密集调研扶贫开发工作纪实

甘肃日报 2013-06-09 21:42 大字

本报记者 白德斌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全省近700万贫困群众如何能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群众最期盼什么?政府制定的政策是否符合实际?答案在基层,在贫困群众中。

坚持到最贫困的地方去,去认真倾听群众的所思所盼,去总结过去成功的扶贫经验,去发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科学制定扶贫政策提供最真实的依据。

在省委的统一部署下,两个月来,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到基层,围绕扶贫开发工作分别进行调研,足迹遍及陇原大地。每到一地,他们都到田间地头和群众家里,察民情、听民声、解民难,心系贫困群众,谋划扶贫攻坚。

通过集中调研,大家不仅对新时期做好扶贫攻坚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对政府的担当有了更深的理解。

发展非公经济 加快脱贫致富

4月7日,副省长郝远再次来到礼县永坪乡九图村,与群众促膝交谈,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当得知在科技人员的帮助下,村里的苹果种植进展顺利,群众对发展苹果产业充满信心时,郝远说,要依靠科学技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脱贫致富信心,通过自力更生、苦干实干做好每一项工作,努力建设好美丽家乡、美丽九图。

在康县长坝镇吴坝村,郝远就发展中药材产业进行了实地调研。他说,要千方百计把优质药材种植变为优势产业,为脱贫致富提供有力支撑。

【观点】郝远指出,必须充分认识非公经济在推进扶贫开发中的特殊作用,把非公经济发展和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推进非公经济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加快扶贫攻坚的主力军。

适应新形势 构建新机制

虽然调研主题相同,但角度却各有侧重,副省长冉万祥就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创新扶贫开发机制上。

在岷县、渭源县、东乡县调研中,冉万祥一边与干部群众交流,一边思考总结新的工作办法和机制。

4月21日,冉万祥在岷县麻子川乡吴纳村调研时发现,群众致富愿望十分强烈,但往往方向不准,方法不对。他强调,必须积极探索出一条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尝试一些新的贷款帮扶模式,使农民搭上“致富快车”。

【观点】冉万祥指出,一要创新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机制,注重用市场化的办法来使用财政扶贫资金。二要健全金融服务保障机制,探索投建多层次、多品种、多方式、功能互补、覆盖面广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三要完善推动考核机制。

完善流通体系 助推扶贫攻坚

实现脱贫致富,农村流通工作责任重大。3月27日,副省长李荣灿来到广河县庄窠集镇钱家村调研扶贫工作,就如何解决农民“卖难”和“买难”的问题,在现场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

李荣灿说:“如果农产品卖不出去,农民增收就难以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就成了一句空话;如果工业品下不了乡,农民即使有钱也没处花,不愁吃、不愁穿也就无从谈起。”

【观点】李荣灿指出,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满足农民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一要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切实解决“卖难”问题。二要加快县乡村三级流通市场全覆盖,切实解决“买难”问题。三要创新流通方式和经营模式,切实提升流通组织化水平。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 确保群众基本生活

对于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和基本生活都难以保证的困难群众来说,如何能够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副省长王玺玉一直在思考。

从4月初到5月底,王玺玉先后到东乡县、迭部县、西和县、礼县和定西市最贫困的乡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很多贫困群众对低保政策十分期盼。

针对家庭条件极其困难,并且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王玺玉认为应该在核准的基础上,按需施保,发挥兜底作用。同时,对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要通过扶贫开发、自立自强逐步走出低保、脱贫致富。

【观点】王玺玉指出,低保重在维持生存,扶贫重在促进发展。加强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就是充分发挥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的积极作用,坚持“两轮驱动”,更好地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副省长张广智说:“住房状况是全面小康社会的硬指标,58个贫困县的危房改造是新一轮扶贫开发的‘硬骨头\’。”

无论是陇东的宁县,还是河西的肃州、瓜州,无论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临夏县,还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天水市,农村危房问题都普遍存在。

在通过对这些地方的深入调研后,张广智说,到去年底,全省还有近110万户农村危房需要改造。我们要采取过硬的措施,在扶贫开发攻坚战中奋力打好农村危房改造这一仗。

【观点】张广智指出,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是转型跨越、富民兴陇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所面临的紧迫任务。要坚持规划引领,扎实有序推进,到2020年消除全省所有农村危房。

两个月来,省政府秘书长张生桢陪同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先后深入天祝县、永靖县、合作市和礼县等地,就集中连片和“插花”型贫困片区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调研。张生桢要求,政府办公部门要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强化协调服务意识,狠抓工作落实,为扶贫攻坚做出更大贡献。

新闻推荐

渭源治理废弃砂场 回填之后成为良田

本报渭源讯(记者齐兴福)废弃采砂场不仅使土地无法使用,也留下许多安全隐患。今年以来,渭源县一家砂场老板斥资百万元治理恢复废弃采砂场,受到当地群众赞誉。渭源县大路砂场位于路园镇大路村的渭河边上...

渭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渭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