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义务植树成为农民认识自觉和行动自觉中共定西市委书记 张令平

定西日报 2016-07-05 23:54 大字

绿色发展是发展新理念,植树播绿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基础。在全国上下以义务植树造林等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之际,央视《远方的家》栏目于3月23日和24日播出《黄土高坡绿色梦想》,报道通渭县榜罗镇张川村许堡社农民许志强、许志刚两兄弟义务植树的感人事迹。怀着深厚敬重之情,4月中旬,我专程看望了二老,考察其义务植树的做法、成效及精神。二老“孝为先、勤为本、和为贵、义务植绿爱绿护绿”的事迹令人敬佩、促人深思。最近,结合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我进一步对全市完善农民义务植树长效机制进行了调查。

一、强化教育引导,将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于农民心田

自觉植树是公民的义务。让公民保持自觉义务植树的重点在农民,难点在农民,潜力也在农民。

历数定西让黄土旱塬变金山银山的典型,不难发现他们都对义务植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且坚持不懈践行。许志强、许志刚两人,48年间,始终认为义务植树就是创造财富,在思想上锁定绿化家园的人生价值不动摇,自觉义务植树不懈怠,坚持挑战苦山苦水苦地苦生活,一心为儿女为家乡为社会创造绿色财富。他们从不分寒来暑往、不分白昼黑夜,从不计闲言碎语、不怕冷嘲热讽,一直以金刚不坏精神,用双手和汗水先后植出三代树,现在有云杉、油松、侧柏、马尾松、落叶松、白杨、刺槐、榆树、花椒、山杏、梨树等8万余株,绿化面积350多亩,而且过上绿色小康生活。他们的行动发挥着无穷示范带头作用。如今的许堡社,家家主动义务植树,人人自觉绿化家园,昔日原本破碎的黄土高坡穿上绿装、满目青翠、遍野芬芳,水土流失初步遏制,气候小环境初步良好。许志强、许志刚忘我奉献精神和持之以恒的绿化情怀,为政府肯定,先后荣获全国绿色小康示范户、市首届劳动模范、县第一届劳动模范和首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称号,为全市市民立下标杆,给子孙后代树起旗帜,成为时代楷模。

从许志强、许志刚到其他义务植树先进,再上溯到改革开放乃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一个为绿化定西做出贡献的先进典型,都以鲜活事实说明,他们之所以能够正确认识义务植树,而且几十年如一日坚持,首先得益于党和政府一以贯之的宣传引导,让他们在灵魂深处树起绿色发展的理念。

多年来,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农民便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宣传植树造林的重要性,让农民强化认识造林绿化是建设美好家园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不断宣传市情,让农民了解定西从隋唐时期“天下富庶无如陇右”的盛景演变成明清以降“苦瘠甲于天下”的悲惨境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人口增加、土地开垦、植被破坏、童山秃岭、水土流失、干旱多灾,一致认同造林绿化是定西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的现实选择;不断宣传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建设青山绿水就是打造金山银山,让农民与时俱进认识到走绿色发展道路就是以“五大”发展理念助推精准脱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做到认识之自觉。

二、强化组织发动,让义务植树成为农民的行动自觉

获全国绿化先进个人、全国模范党支部书记、全国农村优秀人才称号的通渭县华家岭乡大牛村原党支部书记张克勤,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带领全体村民大搞绿化,造林27万多株、7200多亩,占全村总面积66%、占总耕地70%。造林总数中,荒山荒沟荒坡荒滩等“四荒地”占4300亩,带动村民在村旁、路旁、田旁、渠旁等“四旁地”植树八成。现在,树苗产业早已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并超过劳务输出业和种养业,跃居首位。

张克勤式带领农民义务植树的基层干部一致表示,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只要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乡镇村社三级组织和干部深入细致组织发动农民,只要义务植树的时期和时限安排恰当,每一个农民都会将认识自觉变为行动自觉,常尽植树义务,担当植树责任,踊跃行动植树,在实践中坚持。

基层和群众的呼吁是导向。定西始终以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为思路,以村和乡镇为单位,以春季和秋季为节点,以过植树节、致倡议书、开视频会和现场会及誓师会等为抓手,运用党员干部带头、机关事业单位先行、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跟进、典型示范带动、推动人均植树任务化等方式,组织发动农民发扬“三苦”精神,不断掀起义务植树新高潮。

三、强化科学规划,引领农民因地制宜义务植树

规划具有引领性。农民义务植树需要结合目标任务制定规划和方案来引领。定西的规划富有“五结合”特色:

一是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做规划,定方案,既重视管长远的生态效益,也重视管眼前的经济效益,力求让旱塬高坡既变成青山绿水又生出真金白银,力求实现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的“双增”,做到发展生态林与经济林同步推进。

二是把义务植树造林与其他植树造林相结合。着眼能够引领出连片栽植、整片管护、产生规模效益,将义务植树造林与实施城镇面山绿化提升改造、新一轮退耕还林、“三北”、“天保”等工程相结合,与建设林果基地、种苗生产基地相结合,统筹规划。

三是把因地制宜与选择多样树种相结合。多年来,以“多树种、多林种、多色彩”混交造林为思路,因地制宜规划发展经济林、生态林,做到针阔混交、乔灌草搭配,不搞千篇一律。在规划发展经济林上,突出效益,注重发展水果树种、木本油料树种、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树种等。特别是在适宜栽植林果的地区,优先规划发展经济林。在规划“四旁地”植树上,注重绿化美化、防沙固体,注重栽植景观类树种,做到乔灌结合。在规划行道旁植树上,注重高大乔木,做到花乔结合。

四是把反坡台造林与鱼鳞坑造林相结合。从山高地陡坡多的实际出发,在发展反坡台造林中、将坡上的雨水收集到条田,在发展荒山鱼鳞坑造林中、将山坡上的雨水收集到坑中,最大限度提高树木成活率。

五是把规划与技术指导落实相结合。组织科技特派员、驻村帮扶队等与村“两委”有机衔接,宣传林业政策,开展义务植树及育苗、选苗、栽植、管护等实用技术培训,发挥科技植树的威力,提高农民落实义务植树规划的能力。

四、强化奖励表彰,让农民对义务植树富有现实获得感

为推动农民坚持年年义务植树,积极探索让农民富有获得感的制度。

建立健全精神和物质双表彰机制。探索政府筹资、社会集资等方式,筹措表彰义务植树资金,大张旗鼓表彰义务植树护林先进个人和集体,让他们在人生路上富有成就感、光荣感、自豪感。

建立健全财政补助农民义务植树机制。探索每个农民每年义务植树十株、区分经济林和生态林树种补贴、补贴资金市县区两级财政各承担10%、90%的机制。在这一制度的撬动下,各县区积极以财政直接拨款、盘活存量资金、整合有关项目资金的方式,以农民申报和政府检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支持农民义务植树。今年,约筹集1000多万元,用于补助农民义务植树。

探索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的政策,优先安排义务植树先进农民在保护生态中实现转业就业和脱贫致富。探索将义务植树纳入社会诚信指标体系,让义务植树先进优先申请和获得政府发展项目、银行贷款,率先发展。

五、完善管护机制,巩固农民义务植树成果

许志强语重心长地说:“防霜冻、防病虫、防踩踏、防火灾,加强日常管护,比种树更费力、更劳心。”可见“三分造、七分管、十分的收成才保险”确实是造林护林的规律。

义务植树与其他造林绿化一样,既要保证栽植质量,更要克服“重栽轻管”问题,构建“建林与管护”并重的机制。一方面,以“谁栽植、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为思路,不断引导全体农民既担起义务植树之责又扛起义务管护之责,时时处处管林护林。另一方面,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认真履职、创新机制,将义务植树成果与其他类型的绿化成果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管护、一体考核,加大林政执法和林地保护力度,实现既封山禁牧又不人为破坏。而且,构建预警体系,进行有效监测,防治有害生物破坏,排查和消除隐患,增强防火意识、靠实防火责任、消除火灾,巩固好义务植树成果。

完善农民义务植树之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的机制,为定西再造秀美家园和决胜脱贫乃至建成全面小康、实现绿色发展,闯出了新路,提供了保障,显出新成效。目前,全市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主动流转土地,以良种化选苗、基地化布局、标准化种植、集约化管理等方式,大力兴建林果基地、庭院林果经济,形成了龙头企业型、合作组织型、政府扶助型和庭院经济型等发展模式,带动城区面山绿化提升改造有力推进,带动退耕还林、“三北”工程等生态工程深入实施。

新闻推荐

通渭强化***专项贷款使用监管

通渭讯(通讯员赵世军马海鹏)通渭县抢抓***专项贷款政策机遇,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为核心,围绕“贷后怎么用”“风险怎么控”等问题,积极探索***专项贷款贷后管理使用的新机制、...

通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通渭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