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弹响转型发展“四重奏”

甘肃日报 2013-11-19 08:24 大字

弹响转型发展“四重奏”

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资料图)

甘肃转型跨越发展纪实之定西篇

弹响转型发展“四重奏”

本报记者 郝利平

张 倩 王 雨

干旱,似乎一直是这里挥之不去的主题。

然而,干旱如今却不是这里的主色调和主旋律——

你看,上万亩黑覆膜马铃薯在冬日的暖阳下熠熠闪光,各种中药材在南腔北调的热闹交易声中尽显风采,铝型材加工厂房内机声轰鸣,热火朝天,书画、彩陶、剪纸、草编,斑斓多彩,款款跃动……

“立冬”时节,大地寒意渐浓,我们驱车行进在定西的山川梁峁,所到之处,一幅幅绚丽景象和火热画面,却顿时融化了冬的寒意,向我们昭示着陇中大地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一年多来,实现发展的大转型、大跨越的雄壮主旋律正在陇中大地激荡。定西在变,变得更立体了,变得更丰厚了,变得更诗意了。

“经过长期努力,定西的发展已步入了夯实基础、产业提升、蓄势转型、整体推进、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定西市委书记杨子兴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定西市不断创新完善发展思路,以转型跨越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兴农强工、扩充总量、提升水平等方面下工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的确,在转型跨越发展之路上,定西市交出了令人振奋的答卷。今年1-9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1.48亿元,同比增长3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位居全省第一;大口径财政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达到23.3亿元、12.86亿元,分别增长29.1%和24.19%。

延长链条,从传统耕种走向现代化生产,“中国薯都”已具规模

“天下称富庶者莫如陇右”。定西,曾有富庶的辉煌。然而,到了近代,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这里成了最贫困的地方之一。

贫瘠的土地,考验着定西人民的毅力,却也以另一种方式给予人们新的希望。

特殊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为优质马铃薯生产提供了良好条件。这里的农民几乎家家种土豆,家家靠土豆。

沾满泥土的“土蛋蛋”,由此成为定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依靠,更成为定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突破口。

实现从“马铃薯之乡”向“中国薯都”的跨越——2008年,定西市响亮地提出打造“中国薯都”的战略构想,着力在马铃薯产业上有大作为。

马铃薯被称为21世纪多学科交叉的技术密集型朝阳产业。然而,要使“土蛋蛋”真正变成“金蛋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定西市愈发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树立“由量到质、由粗到精”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在种薯培育和高附加值产品方面求突破,提高精深加工企业的生产能力,真正延长产业链,才能提升产业开发水平,推动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

早着先鞭,率先调整,坚定转型。一场关乎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变化,在定西悄然进行。(转2版)

(接1版)

沿定临公路西行约5公里,我们来到了安定区西川种薯繁育区,这里集中了多家种薯企业,堪称马铃薯良种基地。

一株株嫩绿的马铃薯原原种新芽在玻璃瓶中萌发,让人顿感春的气息。在凯凯生态园植物快繁有限公司研发楼内,从组培苗到商品薯,我们目睹了一粒良种“一家四代”不平凡的繁育过程。公司技术人员介绍说,他们采取脱毒马铃薯组培苗快繁培养基配方技术,不仅降低了种薯生产成本,而且使生产效率提高了1倍。

“良种+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模式,我们在安定区李家堡镇万亩马铃薯基地上看到了。登高远望,孙家梁如莲花瓣的层层梯田上,全是黑色覆膜,很是壮观。

“可千万别小看了这黑色的薄膜,有了它,不仅抗旱保墒防疫病,还能增加20%-40%的产量。”李家堡镇党委书记孙永祥说。

今年,定西市像这样的黑色地膜栽培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29.35万亩,除此之外,小整薯坑种、芽栽等10多项抗旱增产技术,都大大提升了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水平。

10月前后,是马铃薯收获交易的旺季。山上山下,马铃薯堆得似小山。蓝天纯淀粉集团大门口,200多辆交售小马铃薯的大卡车排成长队,足有1公里长。作为西北最大的淀粉加工企业,这家公司一天的马铃薯收购量就达3000吨,全市三分之一多的小马铃薯被蓝天集团掌控。

而在甘肃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有限公司,名不见经传的马铃薯更是“华丽转身”,公司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生产出的变性淀粉,广泛应用于食品、环保涂料、纺织、石油、造纸等多个领域。

“如果只卖土豆的话,它的价格一斤也就几毛钱,可是经过我们精深加工后,效益可以翻上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公司总经理助理曹余拿起一小桶名为“圣邦布兰卡”的环保涂料自豪地说,“它的主要原料就是变性淀粉,在市场上很热销呢。”

正是看到了马铃薯加工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定西市着力通过政府支持、金融扶持等方式,引进了一大批生产企业,使马铃薯产业精深加工水平迈上新台阶。全市万吨以上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已近30家,产品由精淀粉发展到高档休闲食品、新型工业产品及废渣废水综合利用、生物有机肥、车用燃气等,形成了“吃干榨尽”的循环链条。

拉运、过秤、装车,在安定区马铃薯交易中心,又是另一番繁忙景象。安定区商务局办公室主任贾俊峰介绍说,定西市已建成这样较大规模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6个,全市中、小型马铃薯交易市场有50多个,市场流通体系日臻完善。

在交易中心的一张销售示意图上,我们清楚地看到,定西马铃薯销售已遍布全国各地,远销哈萨克斯坦、阿联酋等国家。近年来,定西马铃薯鲜薯及加工品还以火车专列形式挺进华南、华东、华中及西南等各大终端市场。2012年,全市马铃薯外销总量高达160万吨,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78.5亿元。

在安定区一路采访下来,从生产、加工、精深加工、购销、储藏到运输,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呈现在了我们眼前,也勾勒出定西马铃薯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清晰路径。

曾有一位以色列的农业专家在定西感叹道:“全世界能把马铃薯产业链做这么长的,非定西莫属。”

如今,定西市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集中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定西马铃薯”也是目前唯一以地域命名的中国马铃薯驰名商标。预计到“十二五”末,定西马铃薯总产量将稳定在500万吨以上,年生产脱毒种薯原原种5亿粒,精淀粉、变性淀粉及其制品生产能力达到40万吨以上,产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  

龙头带动,推进市场化专业化,“中国药都”正在崛起

中药材是上天对“苦瘠甲于天下”的定西的又一馈赠。

定西市中药材资源丰富,是全国“道地药材”的重要主产区之一。这里拥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老子炼丹”、“封衡济世”的经典广为流传。南北朝时期的大药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黄芪第一出陇西”“独活生陇西者质佳”。

然而,定西中药材种植面积虽处全国前列,但中药材资源优势并未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何构筑中药材产业发展新优势?

市场体系建设直接影响中药材产品销售和流通,对中药材产业资源优势最终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决定作用;

中药材产业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是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核心——

于是,定西市把中医药产业发展聚焦在了这两个发力点上,促进中医药产业由原料生产、初级加工向标准化种植、规范化仓储、现代化物流和园区化加工转变。

在中医药产业发展之路上,定西开始劲跑!

走进陇西县首阳镇,家家院落里都能看到刚刚采挖的黄芪、党参等新鲜中药材;户户都有机器切片加工药材的作坊,连空气里都弥漫着扑鼻的药香味。

在大力推广标准化、无公害种植的基础上,围绕打造“中国药都”,陇西县充分发挥“天然药仓”的自然气候优势、“陇上旱码头”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千年药乡”的产业基础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并整合了文峰和首阳两个中药材市场资源,建成了两大专业交易市场——中国·文峰药材交易城和首阳地产药材交易市场。

目前,陇西县仅这两大中药材市场,年交易量就达18万吨,年交易额20多亿元。

在文峰镇,每天的流动人口在3万多。在首阳镇,每天有满载药材的20个半挂车驶出交易中心。文峰、首阳两个不大的镇子的街衢两旁,“川菜馆”“山西削面馆”“徽州饭馆”“老东北炖菜”……适合各地客商口味的饭馆依次排开。

陇西县城内,几个五星级宾馆拔地而起,据说因药而建。因为全国10多个省区的3000多客商常年驻守在这里。

我们在文峰药材交易城采访时,就听说这里的仓库又涌进了十几吨来自东南沿海的药材。交易城管理公司总经理梁爱军说,如今国内大中型中药材制药企业纷纷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仓储基地,就连川芎、白术、白芍等南方的药材品种,也都被大量运到这里储存。

“在这里没有买不到的中药材,也没有卖不掉的中药材。”梁爱军说。

凭借干而不燥、凉而不阴的气候条件,陇西县积极推进中药材仓储规模化。目前,全县已有千吨以上仓储物流企业30多家,仓储品种320多个,年周转量达100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药仓”。

陇西县还投资21亿元建设了陇西经济开发区,全国知名药企广东一方、奇正藏药、千金药业、神威药业等纷纷在此投资建厂。全县已有较大规模加工企业50家,年加工转化药材4.5万吨。搭建起了中医药产业发展平台,真正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在“当归之乡”岷县,中国当归城和梅川中药材市场两个专业市场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岷县药材产业逐渐走上了“种植-深加工-品牌产品销售”的新路子。

在“党参之乡”渭源县,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已深入人心,不断健全的中药材流通体系建设,使渭源中药材产业向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为产业优化升级奠定了基础。

从药材到药品,定西人真正尝到了甜头。

每公斤30多元的黄芪,加工成饮片可以卖到100多元,药农乐了,企业赚了,当地劳动力也得到了有效吸纳。去年,全市中医药产业总产值达150亿元。

借势开拓,聚集新的产业集群,西北最大铝产业基地呼之欲出

总量小、水平低,一直是定西市工业发展的“短板”,制约着定西发展进程。

作为农业市,在工业发展上意欲作为,似乎很难。

其实,定西铝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雄厚,中铝西北铝加工分公司、东兴铝业公司陇西分公司、临洮铝业公司,为当地发展铝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

围绕一个大企业,带动一大片产业,借势形成一个产业群,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是很多城市发展工业的一条成功经验。

定西市把工业发展的目光聚集到了铝产业,提出打造全省乃至西北最大的铝产业基地。

在陇西县巩昌镇东郊一片开阔的土地上,一座铝型材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去年6月,广东顺泰铝业公司10万吨铝合金棒材、型材项目,在陇西县招商引资特惠特利的感召下,在这里落户。船小好掉头。公司从立项到投产不到半年。今年前10个月,公司销售额已高达22亿元。

和顺泰铝业公司毗邻的是年产能38万吨的东兴铝业公司陇西分公司,在西北铝冶炼行业中独占鳌头。利用东兴铝业的铝液,顺泰铝业每吨产品光电费就能节约1000元,而东兴铝业也省去了一大笔铸型、运输费用。

在东兴铝业公司旁,中盛铝业25万吨的铝加工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

这个项目建成投产后,相邻的三家铝业公司就能真正实现产业的大循环。

在顺泰铝型材加工厂里,炉火熊熊,一派繁忙景象。“科学管理,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激发了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民营企业的挺进和快速发展,使这里的一家大型铝型材企业有了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它是全国三大铝业公司之一的中铝西北铝型材分公司,上世纪60年代,曾以“113”为代号,表明了它作为军工企业的身份和它的神秘。这个西北最大的军工企业,曾经创造了共和国铝型材无数的第一,其中的第一是0.07毫米的超薄铝箔,即一根头发丝的十分之一那么薄。可在民用铝型材上,他们明显是落后了。

“民企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他们的成本和价格那么低,我们为什么就降不下来?”技术研发人员在发问,全公司上下都在发问。大船也要平稳掉头。放下“铝老大”的架子,学习民营企业的管理方式和思维方式,紧盯市场不放松,成为共识。

在中铝西北铝加工分公司挤压厂,大型天车来回穿梭,吊运起一捆捆刚刚生产的铝管材。“这条特殊挤压材生产线是去年投产的,这是我们的头号产品‘特管\’,全国只有我们企业能生产,产品主要满足军工材料及特殊行业需求。”公司党委工作部部长张浩介绍说。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西北铝加工分公司依靠装备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探索和推进营销改革与管理创新,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兼顾军品和民品两个市场,“老产业”开始焕发青春的活力。

竞争是残酷的。然而,这种看似不利的共生,又形成了共赢的局面。现在国企民企强势竞争,比翼齐飞。

以铝为基,立足现有的优势转化优势、延伸优势,定西市在推进铝产业一体化发展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目前铝产业已成为当地工业经济的第一大主导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去年,铝产业产能103万吨,总产值达到100亿元,成为全省最大的铝产业基地。

在这个基础上,定西市从建园区入手,建设了7个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产业发展呈现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态势,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

雄心勃勃的定西市,力争到“十二五”末,打造西北最大的铝产业基地。

政府主导,项目助推产业升级,陇中特色文化大市蓄势而发

对于有着悠久历史和众多文化旅游资源的定西来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无疑是促进转型跨越发展的“潜力股”。

沿洮河、渭水一路走来,临洮马家窑彩陶文化、陇西李氏文化、通渭书画文化、岷县洮砚文化、漳县盐川古镇文化、安定民俗文化……每一个都享誉中外。

借着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东风,一个个文化产业园区在陇中大地落地生根,形成了文化产业集群,一幅蕴含黄土高原厚重文化的绚丽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悦心书画村坐落于通渭县平襄镇宋堡村,是正在实施的通渭县书画产业综合开发及书画产业园项目的一部分,这里已经成为当地培育书画产业发展的新平台。

徜徉于书画村的艺术长廊,翰墨飘香,诗情画意中散发着书画通渭的独特气息。虽然开业仅3个多月,已吸引了60多家画廊入驻。

在“渔樵耕读”书法工作室,主人马应龙正和买家品茶、赏字、聊天,举止谈吐文雅。如果不是介绍,我们很难把他和“泥腿子”、曾经的皮鞋小贩联系在一起。

马应龙的弟弟马升龙现在广东肇庆一家高等院校教书,今年只有26岁的他,早在读大三时就已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了,也是通渭县最年轻的中书协会员。马应龙说,兄弟俩之所以能有这样一间书法工作室,完全得益于县上的大力支持。工作室卖的全是弟弟写的字,马应龙算是马升龙的经纪人,开业才一个月,已经卖出了200多幅字。

建立书画院和书画艺术学校、举办国际书画艺术节、邀请书画名家采风交流、打造书画基地……

在政府有力的引导下,书画通渭的知名度显著提升,引得藏家商贾云集、书画名家荟萃,书画产业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把发展书画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来抓,正在成为通渭县自上而下的自觉行动。

“今后,通渭要打造中国书画城,建设全国知名的书画交易市场、全国知名的书画信息发布平台、全国知名的书画采风基地,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8.8%以上,推动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谈起今后的发展,通渭县委书记令续鹏信心满怀。

立足特色文化资源,定西提出以文化产业重大项目为载体,建设以马家窑文化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保护基地、以李氏文化为核心的寻根祭祖基地、以书画创作交流为基础的书画采风基地、以渭水探源为主线的生态旅游基地“四大基地”,推进“陇中特色文化大市”建设。

李氏文化是定西文化旅游的一张王牌。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资本参与——从2012以来,陇西县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推出了一系列以李氏文化为核心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广泛开展招商引资,以“率先转型”的姿态,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产业。

总投资27.8亿元的陇西李氏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便是陇西县去年推出的大项目。在这里,既能追寻李氏故里,又能感知历史文化,体验李氏风俗,可谓做足了李氏文章。这一项目在深圳文博会甫一推出,很多子项目便找到了投资商,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围绕这些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定西市还在财税、土地、规费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设立了500万元专项资金,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政府的“手”和市场的“手”相握,助推定西文化产业步入快车道。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在整体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定西市文化产业逆势快速发展,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42亿元,同比增长30.06%;签约文化产业项目20个,总投资95.76亿元,其中已有15个项目落地建设。

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跨越。不断释放炙热温度与澎湃动力的定西,奏响了激昂奋进的主旋律,唱响了科学发展,进位赶超,跨越崛起的凯歌。

新闻推荐

刘伟平在定西团参加审议时指出 抓好扶贫攻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持续健康发展

刘伟平在定西团参加审议时指出抓好扶贫攻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持续健康发展本报兰州1月15日讯(记者白德斌)今天下午,省人大代表、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参加定西代表团审议省人大常...

通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通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