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循吏书家牛树梅

兰州日报 2012-05-22 23:41 大字

通渭鸡川牛氏为诗书传家,多夺巍科的簪缨之族。其先世为河南偃师人,游宦陇上,留寓鸡川牛家坡,遂为通渭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牛树梅。

牛树梅(1799年-1882年),字雪樵,号省斋,通渭县人。出身于清寒之门。曾祖牛鲁,官陕西凤县训导。祖牛增懋,岁贡生。父牛作麟,补学宫弟子。尽管住的是窝棚,吃的是凉水拌炒面,6岁时由其父启蒙,口授诗文,9岁时能作文,11岁时撰书春联:“今日鱼龙相杂;他年鸡凤各殊。”寄寓远大志向。不足20岁考中秀才。此后十多年中,随处设馆授徒谋生,屡赴西安乡试,直到33岁中举,先后被聘为略阳(属陕西)嘉陵书院、岷州(今岷县)文昌书院山长,认真课读,多有成就。同时,不断赴京会试,43岁考中道光辛丑科(1841年)进士,分发四川做官,以实现远大志向。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牛树梅出任四川彰明知县,倡捐俸银,修葺书院,礼聘品学兼优士人为山长;整饬县学,修建考棚;文风大振。修建养济院,筹足经费,收养孤寡老人,社会稳定。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署资州知州,半年之内审清积案百件,深得民心,人称“牛青天”。不久署宁远知府,主持府试时,突发地震,山摇地动,顷刻之间,全城夷为平地,死伤甚众。树梅也被压在废墟中,被人救出,不顾伤痛,立即救灾,率先捐银1600两,疗治伤者,赈济灾民,掩埋死者。后任茂州知府,酌定章程,狠煞婚丧嫁娶中盛摆宴席的奢糜之风,摆脱人情债的百姓大喜过望。

咸丰三年(1853年),尚书徐泽醇荐树梅“朴诚廉干”,诏命其参议陕甘总督舒兴阿军事。同治八年(1858年),湖广总督官文荐为循良第一。同治元年(1862年),由四川总督骆秉章举荐,升任四川按察使。同治三年(1864年),诏入京,以老病婉拒。因陇上烽烟四起,遂留寓四川十年。期间被聘为成都锦江书院山长,除严加考课之外,他制定《书院宜戒各条》,要求诸生戒酒、戒赌、戒毒、戒出外生事、戒留宿闲人。制定《书院应行各条》,告诫诸生:“学贵务本,勤用功,如期交卷。”要求诸生以性理之学,涵养性情,“敦品勤学”,以达“圣贤之路”。数年之间,培养一批品优学粹的士人,有的金榜题名,有的治学又得。

其及门弟子射洪胡文魁等感念恩师,即于树梅归里之时——同治十三年(1874年),将其诗文编刻为《省斋全集》十二卷面世。树梅著作还有《闻善录》、《湑叶文存》,将其父牛作麟语录编印为《牛氏家言》。

兰州翰林刘尔炘说牛树梅“之学一本程朱,随事体验。其持弓之介,律己之严,盖先儒坚苦者亚,心窃佩之”。这是对于牛树梅为人、为官、为学的持平之论。

牛树梅的书法与众多科举士人一样都是童子功,因为书法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其主要表现是用小楷写考卷,要求写得乌亮、方正、光洁,大小一律,清代称为“馆阁体”,其目的在于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整洁、大方,以养成严谨的学风,便于识别。从童生到入学(秀才),从举人到进士,各级考试,牛树梅也得用严正的小楷作八股文、试帖诗。这应当是明清科举考试的通例。然而在酬答友朋的信札、诗笺、题写联匾时,大体上用行书、草书,乃至擘窠书。由于个人的心情不同,爱好各异,他们的书法基础是各不相同的。据传世的牛树梅书作来看,他以颜体为基础,行书得其遒劲郁勃之气,又取东坡丰腴跌宕之风,加以己意,形成一种刚柔兼备,跌宕起伏,天真烂漫的风格。牛树梅不仅喜欢颜苏的书法,更景仰他们忠贞的气节、洒脱的精神境界。因此,牛树梅对于索要其书作的人们有个书面的答复:“自余得选拔时,乡之人有借衔名,以殿其屏幛者,辄力却之。至于孝友节义,心所钦向,则录之,或自书纸幅以赠。”(《闻善录》弁言)意思是说,自他获取功名后,有同乡慕名请牛在其屏幛后题写并署衔名,牛常常坚拒不写。至于人们向往钦佩的孝友节义之诗文,就记录下来,有时写为书作,赠送同乡。牛树梅传世书作证明了这一点。

新闻推荐

省政府新闻办向社会通报—— 岷县漳县地震灾害及救援情况

7月23日晚,甘肃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向社会及新闻媒体通报目前地震灾害及抢险救援情况,同时省民政厅、省卫生厅、省交通厅、省教育厅通报了地震灾害群众生活安排情况、地震灾...

通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通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循吏书家牛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