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心灵之翼让梦飞翔 ——记兰州市首个以残助残公益画室

兰州日报 2013-07-11 07:50 大字

炎热的七月,一场特殊的画展在兰州举行。栩栩如生的鸟儿,惟妙惟肖的花朵……一幅幅精美的工笔画作品展现在参观者的眼前,这些作品全部来自于“心翼”画室,作品的主人几乎都是残疾人,他们学画的时间都不长。从生活不便的残疾人到自食其力的画者,这些残疾人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又是谁给他们创造了学画创业的机会呢?一切要从青年残疾画家杨东明和他创办的“心翼”公益画室说起。

十多年前,正是14岁懵懂少年的杨东明在放学回家途中遇到了改变自己一生的不幸,掉入24米深的建筑工地井桩,密密麻麻的钢筋戳伤了他,使他的双腿从此再也无法与正常人一样站立、行走,每天生活在脓血的包围中,受尽了痛苦折磨的小东明坐着轮椅,跟随父亲四处求医……

但是现实却是他再也无法正常使用双腿,杨东明并没有绝望,他想到了自己还有健全的双手,于是决定开始学习画画。他用手中的画笔,送走了一个个夏日炎热的黄昏,迎来了一个个严冬酷寒的黎明……杨东明经过十多年的练习,练就了不同于常人的臂力,打下了坚实的中国画基础和书法基础。

现如今,杨东明已是卓有成就的青年画家,2007年,他被评选为家乡通渭县十大杰出青年,他的作品已被北京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及国外多家美术馆收藏,长4.6米、宽2.3米的国画《樱花》更是被悬挂于钓鱼台国宾馆,作为中国艺术精品受到众多外国来宾的赞许。在自身取得成就的同时,杨东明更是热心于公益事业,他说从小到大,曾经遇到过很多帮助过他的人,他要以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2006年,他就开始参加在北京组织的作品义卖活动,2008年汶川地震后,杨东明更是一次性捐赠16幅作品,筹得3万余元支援灾区,而现在,杨东明不仅自己捐画,而且还邀请众多书画同行捐画支持公益。同时,随着“心翼”画室的开办,杨东明招收了很多残疾人,义务教学,并免费提供食宿,杨东明和他的画室为这些残疾人提供了一片创业的天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座画室呢?近日,记者走进了这座画室。

没有光鲜亮丽的招牌,没有气派不凡的大门,“心翼”画室处在一栋普通的楼房里。在上课的过程中,有些下肢残疾的学员基本不大会影响课程的学习,但是有些手臂残疾或者聋哑的学员教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耐心,但是不管多么困难,杨东明还是坚持了下来,他说,其实有时候这些残疾人会更加聪明,学习时间长了,只是通过表情和手势他们也能明白老师所要教授的内容。

有过质疑,有过困难,在资金缺少和运转不佳的情况下,杨东明想要招揽工作人员或者做更多的事情都变得更加困难,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听说了以残助残的“心翼”画室时,也参与到了帮助他们的队伍中来。青年工笔画家赵永夫就是其中的一位,虽然现在远住在天津,但是每年她都会抽一些时间来兰州教“心翼”的学员,在采访中赵永夫说:“自己也是尽一份微薄的力量,当我看到杨东明一个人如此辛苦地办起这个机构,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觉得自己应该去帮助他。”

“心翼”的残疾学员许立慧告诉记者,自己由于身体残疾,一直很自卑,但是在杨老师的鼓励下来到了画室,从起初的什么都不会到现在画出完整的工笔画,她特别开心,尤其是在之前的画展上,看着自己的画被买了出去,更是觉得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整个人的自信心也提高了许多。

杨东明告诉记者,他对画室的未来发展很有信心,今后画室的规模会增大,同时还会和赵永夫在天津的画室结合,让学员学成之后找到更多的就业渠道。另外,画室的服务对象也会有所扩展,不光针对残障人士,还要针对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新闻推荐

爱心妈妈为贫困地区留守儿童送温暖

【本报讯】近日,新华公益与甘肃省妇女联合会及爱心企业的5位“爱心妈妈”,为定西市通渭县马营小学的留守儿童送去中秋节的祝福。转眼又到中秋节,当人们心系团圆时,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也在盼望父母归...

通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通渭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