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伦镇创新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入市 整合闲散地,迎来28家数控企业

农村大众报 2020-12-10 15:37 大字

12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禹城市西南部的乡村振兴伦镇数控机床暨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看到整齐排列的厂房内,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生产,处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

没山没水没基础,这样的一个普通乡镇是如何吸引众多企业落户的?

时间退回到2017年,禹城市成为全国33个之一、山东省唯一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创新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伦镇积极推动改革,淘汰了园区一批落后企业,重新整合了园区内闲置废弃的砖窑厂、石灰厂的土地资源,又通过农村宅基地改革收回闲散地(宅基地)7000余亩,腾笼换鸟,给当地的招商环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为了吸引企业落户,伦镇抢抓济南进行高科技产业转型的机遇,寻找成长性强的迁出链条企业。充足的土地资源和优惠的政策,吸引来了分散在济南的28家数控企业。这些企业早已经形成了来料加工、机械加工、整体装备成熟的产业链条,如今集体搬到了伦镇,做到了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减少了企业成本,土地也实现了集约化利用。

“我们镇上还设立了专门的企业服务办,形成了对外跑手续和对内园区管理两套班子。对外班子解决企业在落户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审批难题,对内服务园区企业,解决企业的用水用电条件,从硬件软件两方面打造伦镇营商新环境。”伦镇党委副书记房若波说,此前济南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雕刻机生产基地,而现在,承接了产业迁移的禹城,已在一片废弃窑厂上崛起了世界上最大的雕刻机产业集群。

成熟、完整的工业链条和不断完善的园区项目,不仅提高了企业效益和增加了地方财政的税收,更重要的是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伦镇有不少村民常年外出打工,产业园区建成后,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了就业机会,不仅收入有了保障,同时还能兼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农村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问题一般不好解决,企业的入驻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村民返乡就近打工,原本困难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房若波说。

随着进驻的企业越来越多,产业园的蓬勃发展还带动了镇上第三产业的进步。“我刚来的时候附近只有两家饭店,工友们想出去聚餐都找不到地方。一年多的时间这里已经变成了8家饭店,附近的超市小卖部也多了起来。”跟随企业迁移过来的老员工吴师傅,亲眼见证了伦镇乡村振兴的一幕幕变化。

农村大众报记者戎宁

新闻推荐

德州市妇联回应“女子被夫家虐待”:尽可能为家属提供帮助

“山东一女子因不能怀孕被丈夫、公婆虐待致死”一事引发关注。日前,澎湃新闻从德州市妇联获悉,11月17日媒体报道了“禹城女...

禹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禹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