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淄博创业17年

淄博晚报 2017-06-23 10:29 大字
孟正强带妻子回到当年奋斗过的巴黎春天小区心怀感恩

核心提示

17年前淄博晚报的倾情相助,让孟正强认准了淄博,认准了淄博人。2001年春节过后,他带着老乡再次来到淄博,一干就是17年。

17年来,他从一个人在淄博打工变为全家老小都迁居淄博;17年来,他的建筑队伍从14人变为600多人的“孟家军”;

17年来,他凭借过硬的模板技术,承担了淄博众多建设项目,为我们的城市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家耳熟能详的义乌小商品城、大润发、齐赛科技城、中房大厦、鸿嘉星城、潘庄大厦以及住宅巴黎春天等都印刻着他们的足迹。

17年来,他也从一个四川打工者变为扎根淄博创业的新淄博人。

回望17年的点点滴滴,一向低调、刚强的硬汉孟正强和他的妻子几度哽咽,每一滴泪水都诉说着他们这些年受过的委屈、承受的压力。他说,他和老乡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感恩淄博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包容他们这些外乡人,为他们涵养了创业的沃土。

如今,淄博,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硬汉孟正强带出一支技术过硬的“孟家军”

故事还要从2001年春节说起。

虽然第一次到淄博就遭遇了人生坎坷,但晚报的仗义相救让倍受打击的孟正强看到了希望,春节过后他就带着40多位老乡来到淄博,专门从事模板工。

“他这个人组织能力强、办事儿讲原则、对老乡讲情谊,所以那么多人愿意跟着他。”孟正强的妻子说,2000年孟正强出来打工一年,2001春节回去只给了她200元,交上农业提留,剩了20元过年。原来他以死相争讨要来的工钱,发给同乡后,属于他自己的那一份全部给大家买了车票和吃的用的……

2001年上半年他们在平度干了一个工程,下半年就回到了张店,干张店区的一个建筑项目。“那个项目是起凤建工的,要求非常严,很多人干不了,我就去了,我天生是干模板工的料,对这个有悟性,干得活非常漂亮,但因为当时工资怎么发放没沟通好,我就不干了。”

可时间不久,起凤建工的相关负责人就找到了他,原来他们考察了很多施工队,就孟正强的队伍干的又快又好,最后以全省质量检查第一名的成绩交工,工人工资也及时发放到位,项目部还给他介绍了一个新工程。

这一场漂亮仗让孟正强明白,不管在哪个城市,只有技术过硬才能站稳脚跟。

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儿再次证明了孟正强的判断。

有一天孟正强在张店转着找项目,走到巴黎春天时看到一栋楼干到两层后就停工了,他就过去问要不要人。“一问才知道,我已经是去的第七家了,原来六家都干不了,这个项目用的是大模板,技术难度非常大,我原来接触过,但也没有十分的把握。”

从不服输、善于挑战自我的孟正强是个“技术控”,他咬牙接下了这个活,金城建工项目部对他也寄予厚望。带着神圣的责任感,他冒着大暴雨把所有工人聚集到一起开会,鼓舞士气,工人们干劲十足,他也在工地上睡了三天三夜,最终他们成功地从3层干到19层,保质保量交工。

有了这次经历,孟正强打开了在淄博的局面,他的模板技术开始在业界小有名气,大家一传十,十传百,找他干的项目越来越多,民泰十几栋楼住宅、新华制药大楼、潘庄大厦、中房大厦、义乌小商品城、齐赛科技城、华光陶瓷等淄博标志性建筑都熔铸了他们的心血。

孟正强说,这么多年之所以技术稳定,还因为他有一支稳定的队伍。不同于其他劳务输出公司,有了项目到处找人干,他的队伍600多人都是“直属部队”,跟着他出来十几年的就有70多人,老工人特别多,新手也都是老工人手把手带出来的,因此技术非常过硬。

柔情孟正强重情重义举家扎根淄博

“2017年各工地管理人员安排如下:禹城工地、天齐工地、大张工地、鸿嘉工地……”在孟正强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一个各工地的安排表,大大小小一共9个工地。

孟正强说,这是17年他们用技术、质量和汗水换来的各工地项目部的信任。

这样的业绩并不是一蹴而就,刚起步时的孟正强需要四处寻找项目,有时会受到很多委屈,但每一次孟正强都用技术征服对方;有时会承受很多压力,项目缓发工资,他就想方设法先垫资给工人发工资。“我就抱着一个想法,淄博人挺好的,淄博是个开放的城市,只要你干的好,他们不排外,还主动介绍活给你!”

生意越来越好,孟正强带出来的老乡越来越多。他的老家在四川巴中南江县,是一个贫穷的地方,一般都是年轻人出来打工,老人孩子在家。“干活挣钱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让工人能夫妻团聚,我现在的工人基本都是双职工。”不仅如此,有家庭困难的老乡他就带头捐款,2013年他还回家乡捐赠了价值12万的空调,让孩子们有凉爽的学习环境。

对家乡如此,对自己家人更是如此。孟正强是一个顾家的人,2001年返回淄博时,他就带上了老婆和大儿子,一开始一家三口跟着住工地、出租屋,直到2009年买上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房。

“17年间,我的父母陆续过来,我的很多亲戚也都来了,我的大儿子从3岁开始在这里长大、上学,今年20岁了;我的女儿在这里上的学,我的小儿子今年六岁,就在淄博出生,他特别喜欢这个地方,不喜欢回去……”

6月18日,孟正强带着妻儿回访这些他和老乡们战斗过的地方。从位于银泰城东侧的在建施工项目恒大翡翠华庭出发,沿柳泉路一路向南,“潘庄大厦是爸爸干的,中房大厦是爸爸干的,这个巴黎春天是爸爸干的……”

当车行驶到巴黎春天时,孟正强妻子打断了他的介绍,“干这个工程,老孟三天三夜就睡在门口的一把椅子上,那几年太不容易了,现在条件好了,但老孟压力还是大得很,毕竟这么多家庭跟着他吃饭……”话没说完,孟正强妻子就说不下去了,转过脸,用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从华光路到人民路,从西六路到西十路,从中心路到世纪路,从鲁泰大道到联通路……“孟家军”17年来做过的建筑项目已经数不胜数,他们为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孟正强却一直在说,17年他始终对这座城市心怀感恩,因为淄博晚报帮他迈过了人生最难的一道坎;因为这座城市让他和600同乡过上了幸福生活。

(文/晚报记者沙红翠图/全媒体记者刘鑫)

新闻推荐

感谢有你

无偿献血队伍的组成,不仅有英雄的个体,还有众多光荣的团队,去年,德州市团体采血占全年采血量的17.4%,为此我们摘选出一部分优秀爱心单位予以刊登,版面所限,挂一漏万之处,敬请谅解!德城区人民政府陵城区人...

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禹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淄博创业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