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禹城市:打造循环经济模式 实现低碳绿色GDP

禹城市报 2007-07-22 00:39 大字


本报讯(记者彭晓)近日,记者在禹王公司了解到,该公司生产的脱脂豆粕正式投入规模生产,而最初通过大豆只能生产豆粕和毛油,现在运用一系列的科技手段进行深加工后,可以生产出9个系列近200种产品,将小小豆粒的能量发挥到了极致。

近年来,禹城市企业充分借助高新技术,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和生物质项目,不仅对大豆吃干榨尽,而且早已形成了玉米深加工、木材深加工、生物质热电等富有特色的环型经济链条,促进了节能降耗,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众所周知,大豆加工过程中会有废水产生,禹王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对废水进行厌氧处理,并将处理产出的沼气收集,输送至燃气锅炉代煤燃烧,从而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禹王蛋白分公司节能管理小组组长李国新介绍说:“我们每年可制备沼气1000多万立方,年发电1600多万度,这些电又全部用于公司的生产,这样不仅每年可少下价值600余万元的原煤,而且对废水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实现了企业的清洁生产。”

在禹城市像禹王公司这样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原材料循环利用的例子不胜枚举:通裕重工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铁沫、铁屑、废钢等边角余料进行回收整理,生产电渣重熔钢锭;贺友集团用枝丫材为原料,生产中高密度纤维板,带动农民增收;福田药业、龙力公司持续加大对制糖废渣的循环利用,先后开发了种植食用菌、生物质发电燃料、纤维素燃料乙醇等循环利用方式。在这个环型链条中,看似废品的下脚料,摇身一变,又成为了另一个生产环节的原材料,使原料的价值实现最大化,更让企业在“清洁”环境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据了解,禹城市大力发展循环型项目,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不断完善循环经济体系,变“资源-产品-废物”线型模式为“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环型模式,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再利用、再循环,开创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共赢的局面,让发展在清洁中永续。

目前,禹城市已经培植形成了功能糖、生物质、机械装备制造、人造板、大豆深加工五大循环经济模式,构建完善了以企业为载体,培植基点的小循环;以产业为载体,连点成线的中循环;以园区为载体,织线为面的大循环、多层次、立体循环体系。禹城市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示范市”、“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市”。

新闻推荐

禹城市举行优化环境监测点授牌暨监督员聘任仪式

本报讯(记者李芳)4月27日下午,禹城市举行优化环境监测点授牌暨监督员聘任仪式。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刘洪贵出席仪式并为优化发展环境监测点授牌。刘洪贵讲话指出,各监测点和监督员要充分认识...

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