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前11个月粮油加工量超620万吨

齐鲁晚报 2017-12-28 14:25 大字

本报12月26日讯(记者张磊)12月26日,记者获悉,近年来,德州市粮食局在粮食流通领域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加快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发展。2017年1-11月,德州全市完成粮油加工量620万吨,工业总产值196亿元。

据悉,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国家粮食局与财政部共同在粮食流通领域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优质粮食工程”包括3个子项:一是,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为种粮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的“五代”服务;二是,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立与完善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粮食质检机构构成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三是,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争创中国好粮油示范县、中国好粮油产品和企业。

据悉,按照国家粮食局关于“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的部署,该局加强对接,为德州市企业入选国家级“中国好粮油”平台创造条件。国家公布的第一批“2017年中国好粮油企业名录”,全国共评出64家,德州市2家榜上有名,夏津县荣获全国首批“中国好粮油示范县”。第二批中,德州市共有5家企业16个产品入围。围绕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全市还制定了三年实施方案,2017年争取县级粮食质检体系建设项目3个,争取上级财政扶持资金900万元。国家粮科院“粮油加工与检测技术联合实验室”成功揭牌,完成委托检验样品33个,开展新收获小麦质量安全监测样品368个。此外,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完成规划,全市规划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21个,总投资8047万元,覆盖11个县市区。

以优质粮食工程为平台,以中国好粮油、产后服务中心、粮食质检体系为重点的三大任务取得了良好开局。

在培育主食产业化项目方面,2017年,德州主食产业化项目全部完工。“馍大郎”、平原本色、禹城麦香园、临邑峰宇、希森馒头等一大批优质主食产业化企业建成投产。全市主食产业化企业达到13家,主食加工企业馒头、包子等主食日加工量保持在50万个左右,实现销售收入4460万元,有效保障全市人民吃上放心粮油产品。

新闻推荐

夏津成立思维导图俱乐部

夏津讯(张新珂)近日,夏津首届思维导图俱乐部启动暨德州市规划课题开题仪式在夏津县实验小学举行。夏津县各小学校长、骨干教师、首届思维导图俱乐部全体成员共计200余人参加。夏津县思维导图俱乐部...

夏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夏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